中医八卦之震卦  ——中医说文解字之九十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4-09-23 10:37 阅读量749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中医八卦之震卦

——中医说文解字之九十

滚滚动雷天地震,恩威敬畏厉惊容。

反躬自省心无愧,知戒修身正道从。

                    ——震卦(心存敬畏)

在大时间序列里,大寒在震卦时空。大寒之时是考验人的胆略的时候。早在4000多年前,尧打算将帝位传给舜,在一个暴雨狂风的夜晚,尧让舜进入原始森林,舜凭着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的智慧,最终从猛禽野兽的丛林里活着出来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另外,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请刘备到小亭青梅煮酒,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听了大惊,以为其韬光养晦之计被识破,吓得手一松,筷子掉在了地上。这时正巧天上雷声大作,刘备就说自己害怕打雷才掉的筷子。于是,曹操认为刘备是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对他放松了警惕。这两个典故,都是从震动心性入手,来判断一个人的胆识和能力。当一个人无论是遭遇自然界的迅雷烈风,还是遭遇现实生活中的迅雷烈风,他如果能够处变不惊、从容不迫,这样的人一定很了不起,能担当大任。

一、震字的源流演变

震,会意字。在甲骨文中,“震”字由“辰”和“止”两部分组成,“辰”代表冬眠的动物停止蛰伏,开始出来活动,而“止”则表示脚,整体上表示雷震时天地动荡,令人惊恐而双腿发抖的情景。这一形态不仅直观地描绘了自然现象,还反映了古人对雷震的敬畏之情。震本义是雷击,一说本义指霹雳。引申为震动。从震动引申为情绪过分激动。随着文字的发展和演变,“金文中,“震”字加上了“雨”字旁,更加强调了与雷雨天气的关联。小篆时期“震”字的形态逐渐趋于稳定,笔画更加流畅,结构也更加紧凑。隶书和楷书阶段,“震”字的形态进一步简化,但其基本结构和含义得以保留。震亦是八卦之一,《说文解字》说“震,劈历,振物者”,是迅疾的雷,能够使物体动荡。

二、震卦的意义

震卦为《易经》六十四卦第51卦。震为雷临危不乱,震为雷,两震相叠,反响巨大,可消除沉闷之气,亨通畅达。平日应居安思危,怀恐惧心理,不敢有所怠慢,遇到突发事变,也能安然自若,谈笑如常。震仰盂。即震卦所代表的是两阴爻在上,一阳爻在下,表示一种向上,向外发展的趋势,故其正象为雷。秋冬之间潜于两阴之下的阳气,春天到来,便开始向上,向外发展,震动其上之阴气,如春天万物开始发生一样,跃跃欲试,驱阴邪震万物而萌发,如春天的蛰雷。‌震卦与中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指导上。震卦与中医理论中的少阳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少阳在中医理论中被赋予了具体的生理病理特点,而震卦则通过其卦象的变化蕴含着少阳病病机的深层含义。这种联系表明,理解震卦的含义对于理解少阳病的病机特点以及相应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震卦病象包括:精神病、狂躁症、惊吓症、癫痫、舞蹈症、妇科病、肝胆疾患、痛疼性疾病、多动症、声带咽喉症病。震卦与中医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对疾病的认识上,还包括对治疗策略的指导以及对养生之道的理解上,显示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深厚联系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4.9.23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