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中医沙河学派的一三五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4-09-02 11:09 阅读量485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岭南中医沙河学派的一三五

倡辨机论治,望闻问切查。

理法方药术,君臣佐使守。

                  ——沙河学派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五岭即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及周围群山。在江西、湖南与广东、广西四省的边境,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被称为五岭。由西到东地排列,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横亘在湖南、两广、江西之间。五岭阻隔了南下的冷空气,南部广阔的海洋,不断向陆地输送水汽。岭南的南部与北部温差较大,高温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岭南中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名医辈出。岭南医药学是植根于中医药学基本理论,重视岭南地域人群的特定体质、卫生习俗与常见病的诊治规律,并广泛应用本地区中药资源进行防治疾病的一个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因地制宜原则的体现。岭南医学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对传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大学总医院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医院坐落于南山,依阳台山、塘朗山之下,阳台山为罗浮山和莲花山余脉。大沙河发源于阳台山,沿流深圳湾入海。它联络阳台山、塘朗山森林生态系统与深圳湾海湾生态系统,成为深圳最靓丽的“城市项链”。葛洪(东晋)罗浮山著书修道,滋养启迪后人。把中原医药学全面、系统引入岭南的第一人,誉为“岭南医祖”。葛洪乃岭南中医沙河学派鼻祖。中医科同仁来自五湖四海,悬壶济世,出类拔萃,以守正创新精神,愿为共同促进和发展岭南中医沙河学派建功立业。

岭南中医沙河学派的一:指一幅对联,以一幅对联概括岭南中医沙河学派学术思想、治疗手段和追求目标。上联:寒温内外辨机论治望闻问切查;不管是伤寒学派,还是温病学派,无论是内科杂病,还是外感表证,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知识兼收并蓄。我们早在二十年前,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的辨机论治。诊断上,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同时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检查结果。下联:针药合用心身共调推拿按摩引。针药合用,针包括针灸、注射针、穿刺针,药包括中药西药。心身共调,不仅治疗身体疾病,而且调理心理疾病。采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治疗手段,如推拿按摩以及导引(太极拳、八段锦)之术,为我所用。横批:疗效至上。患者得病找医生的目的是把病看好,医生看病的目的也把病人的病看好。医患的目的是一致的,我们共同的目的就是疗效至上。

岭南中医沙河学派的三:指为医三重境界。医者,生死攸关,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者,医德医术两端也。医德:仁心—至诚—博爱;医术:仁术—至精—博意。沙河学派同仁,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怀仁心仁术之志,具至诚至精之能,达博爱博意之境。第一境界,怀仁心仁术之志。心地仁慈,医术高明。第二境界,具至诚至精之能。至诚是指极其真挚诚恳的心意,至诚是儒家的最高思想境界,至诚无息,至诚无妄。至精,乃我国古代哲学家指一种极其精微神妙而不见形迹的存在。也指其他精妙绝伦的人或事物。第三境界,达博爱博意之境。博爱,广泛地关爱所有人。博意,实施医术应极其慎重。

岭南中医沙河学派的五:指五项行为准则。1、接诊之时,必安神定志。当树“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信心,不分男女老幼,一视同仁,皆至亲至微之想;2、诊断之法,乃医之首要。中医辨证,望闻问切神圣工巧,阴阳脏腑八纲六经,重在病机;西医辨病,视触叩听循证探源,生化超声核磁病理,重在病因。不论中医、西医之术,均可为我所用;3、治疗之用,以中医中药为主,西医西药为辅。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备焉,内服汤药膏丹丸散片剂糖浆,外施针灸火罐推拿按摩导引,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倡导专病专方系列,精准个体化全方位施治,疗效至上;4、合作之举,医药不分家。医药不分家,积极开展中药制剂项目,保持与其他科室和学科良好的关系。取己之长,兼内外妇儿耳鼻喉科全覆盖诊治。精诚合作,互相支持,共同进步;5、宣传之责,发展中医药事业。宣讲中医预防养生科普知识,一带一路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国药精粹发扬光大。遵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倡研习今知,拓宽视野,行悬壶济世,尽心竭力,度益寿天年,造福百姓。为吾辈中医人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沙河学派理论上,倡导中医辨机论治;诊断上,重视望闻问切查;治疗上,主张理法方药(穴)术一线贯通;处方上,强调君臣佐使守;针灸上,创立“五虎擒羊”系列针法等。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4.9.2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