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荼縻花似通草花
荼縻花似通草花,桃花似蜡花,
海棠花似绢花,罂粟花似纸花。
——苏轼(宋)
前些年,有一部电视剧叫《延禧攻略》,剧中提到乾隆用通草花替代珍珠翡翠,送给魏璎珞(女主角),通草花是何物?通草花为何能与珠翠媲美?以纸乱真的通草花,是一种用通草制作的花。这门手艺起于五代十国,成于宋朝,鼎盛于清朝。在五代十国有人发明通草花,并且用以装饰。直到宋朝,通草花才真正诞生。宋朝无论男女都喜欢在自己头上戴朵花,而且越是好汉越喜欢带五颜六色的鲜花,甚至上朝的官员们也爱头上戴朵花。通草花北京古已有之,众多古籍诗词以及宫廷记录,均有通草花为宫廷御用之物。后广泛流传民间。以前老北京过年必说的三种花:一是那绚丽的烟火中的太平花;二是报春的红梅、碧桃、迎春、水仙等。第三种是通草花,每至新年,互相馈赠,是妇女簪在鬓边的、衣襟上的绢花,这种戴花的绰约倩影,这里是正月的北京。
一、通草的性味归经
通草,又称通脱木、木通、方通草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干燥茎髓。通草作为药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主产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味甘、淡,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的功效。主治湿热淋证,水肿尿少,乳汁不下。孕妇慎用。通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肌醇、多聚戊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及谷氨酸等15种氨基酸,以及钙、镁、铁等21种微量元素。通草具有利尿作用,并能明显增加尿钾排出量,促进乳汁分泌等作用。通草多糖具有一定调节免疫和抗氧化的作用。此外,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检测,发现部分化合物对人肿瘤细胞株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抑制活性。
二、关于通草木通鉴
通草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到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说明通草是一种藤蔓植物。北宋苏颂的《本草图经》明确指明“通草”就是木通科植物木通。因通脱木出现脱销现象,出现了替代品“小通草”,1977年版《药典》首次将小通草收录,与通草分别叙述。通脱木的通草往往被人们习惯称为“大通草”。川木通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除了川木通,还有关木通。关木通在历代本草中并不见记载。1907年的《通化县志略》及1957年版的《辽宁药材》均称此为木通。1963年,被《药典》一部以关木通之名予以收载。在1964年国内就有关木通导致急性肾衰竭的报道,直至关木通因因含马兜铃酸成分致肾损害被证实,目前关木通被禁止使用。关木通肾毒性事件确实和古人无关,以此来谴罪于古人,是对古人不公。木通、川木通、通草、小通草,都有清热、利尿、下乳的药效效应。民间有“木通经,草通气”之说,以此来暗示木本、草本植物之间即便功用类似但实际上也存在差别。
三、通草的临床配伍
临床常见配伍:1、配穿山甲、王不留行,通草其性通利,既可通气,又可通利血脉,使气行血行;王不留行善通利血脉,行而不住,走而不守;穿山甲性专行散,善走窜而通经络达病所。三药合用,通利性专,可行气行血、通经活络,而使乳汁长流,主治产后乳少、乳汁不下诸证甚效。2、配滑石,滑石、通草均为甘淡之品,滑石性寒而滑利,通草微寒而通利,二药合用,清利湿热,滑利水道,通利小便,泻热利湿而不伤阴。3、配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渗湿利水而不伤气;通草味甘淡性微寒,通利小便而不伤阴。二药合用,利尿祛湿、存气保阴。4、配当归、黄芪,通草其性通利,既通血脉又通气;当归善入阴血,既生血养血又活血;黄芪甘温纯阳,既补气升阳又托毒生肌。三药合用,一主血,一主气,一通利气血,功专益气养血通络、托毒生肌下乳。5、配竹叶,竹叶轻清走上,清热除烦、利尿通淋;通草其性通利,通调水道、清热下行。二药合用,导上焦热、治下焦淋,热随尿去,泻热利尿而不伤阴,为清利湿热之佳品。6、配瞿麦,瞿麦苦寒,清湿热、利小便;通草甘寒,通气下行,善利水道。二药合用,以瞿麦清利湿热,佐通草导热随尿下行。7、配当归、细辛,当归补血活血以治其本,细辛温经散寒以祛寒邪,通草通利血脉以利血行,三药合用,养血散寒、温通血脉,为治血虚寒凝厥证之要药。
欣赏一下,左锡嘉(清)《解语花:寒夜自制通草花,感怀而作》:“光阴草草,世界花花,何处幽怀写。数椽鸳瓦,霜华重、课子一灯初灺。机声轧轧。只赢得、珠泪盈把。谁为怜、生计难抛,剪彩消长夜。休说寒闺韵雅。甚天然工巧,奚辨真假。叶攒花亚。檀心苦、宛转细薰兰麝。并刀试乍。并不向、东风轻借。待卖来、深巷明朝,增洛阳声价。”通草,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不仅在中药和传统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还成为了艺术创作的重要材料。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