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阳台山记
阳台叠翠花香溢,山涧清潭瀑布溪。
探幽清凉避暑宜,云淡天高心旷怡。
——许建阳题记
戊戌春节(2018年)到深圳休假,机缘巧合,于当年底正值教师节之日,来到深圳大学总医院创建中医科。经常会有许多朋友问,你们为什么叫“岭南中医沙河学派”?
深圳地处岭南,岭南以五岭为界与内陆相隔,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岭南中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名医辈出。岭南的南部与北部温差较大,高温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岭南医药学是植根于中医药学基本理论,重视岭南地域人群的特定体质、卫生习俗与常见病的诊治规律,并广泛应用本地区中药资源进行防治疾病的一个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因地制宜原则的体现。岭南医学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对传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深圳大学总医院坐落于南山区,依阳台山为靠、面塘朗山为照,左右有长岭陂和西丽湖相润。大沙河发源于阳台山,它联络阳台山、塘朗山森林生态系统与深圳湾海湾生态系统,沿流深圳湾入海,成为深圳最靓丽的“城市项链”。大沙河从深圳大学总医院门前绕行而过,故我们命名为岭南中医沙河学派。
阳台山位于宝安、龙华、南山三区交界处,海拔 587.3 米,在史书中,阳台山也被写作“羊台山”或“羊蹄山”,而在民间传说中,还有着“羊笛山”的叫法。根据石岩街道洲石路旁蝴蝶地古遗址、塘头村和罗租果场的新石器晚期及青铜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显示,距今 4000 年前的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石岩地区就有人类居住。500 年前,明嘉靖年间(1522-1566 年)黄佐《广东通志·东莞县》载:“西南五里曰阳台山,山巅之南稍平,型若几案”。阳台山的“阳”,在《说文解字注》中释:“山南曰阳”。阳台山位于岭南第一山“东樵山(罗浮山)”南 110 公里,司马迁称罗浮山为“粤岳”,阳台山是罗浮山的南延余脉。《康熙字典》曰:“水北为阳”。阳台山位于珠江出海口的伶仃洋北面 20 公里。根据山水地标,将深圳西部最高的山便取名阳台山。清嘉庆《新安县志》谓:“阳台山,由梧桐发脉”,梧桐山为“邑之祖龙也”。阳台山是深圳“祖龙”脉系,绝对没有半点悬念。这里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阳台山气势雄伟,峰峦叠翠,树木参天,山高林茂、古藤绕缠,晨漫雾霭,夕流云雨,清泉长流,飞瀑流涧。春天山花烂漫,鸟语花香;夏季气候清凉,最宜去山涧清潭探幽避暑。秋冬季节天高云淡,登上主峰远眺,心旷神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阳台山除了龙潭祈雨,还有嫩七娘峒、石鼓人仔、仙姑化石、咬圆笼洞等传说。阳台山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东江游击队根据地,有“部队医疗旧址”、“阳台山战斗旧址”、东江纵队营救香港沦陷区文化名人的“蕉窝坑旧址”以及“大钦窝旧址”等革命遗址,解放战争胜利前夕,解放部队在撤离“巴黎洞”时,曾用利刃在洞壁上刻了一首诗:“生命据点巴黎洞,悬崖峭壁当英雄。莫谓无情黄鹤去,扫清近敌再重逢。”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深圳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发展的地方,从一个小渔村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1979年,标志着深圳正式成为一座城市。打响了全国改革开放的“开山第一炮”,再到深圳大学的成立和国贸大厦的快速建设,共同奠定了深圳作为中国经济特区的基石。如今深圳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深圳未来的发展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城市治理也将更加“有温度”,关注民生和可持续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其将迈向“未来之城”。
中医岭南沙河学派同仁来自五湖四海,悬壶济世,出类拔萃,以守正创新精神,愿为共同促进和发展岭南中医沙河学派建功立业。接诊之时,必安神定志。诊断之法,乃医之首要。治疗之用,以中医中药为主,西医西药为辅。合作之举,医药不分家。宣传之责,发展中医药事业。宣讲中医预防养生科普知识,一带一路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国药精粹发扬光大。遵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倡研习今知,拓宽视野,行悬壶济世,尽心竭力,度益寿天年,造福百姓。为吾辈中医人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医者,生死攸关,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者,医德医术两端也。以救死扶伤,怀仁心仁术之志,具至诚至精之能,达博爱博意之境为己任。我们相信岭南中医沙河学派传人,将使“阳台叠翠”更加熠熠生辉。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