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脉学之弱脉
——中医说文解字之七十九
弱来无力按之柔,柔细而沉不见浮。
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犹可少年愁。
——李时珍(明)
弱水三千,古时许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水羸弱而不能载舟,逐渐用弱水来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山海经》记载:“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比较有名的是苏轼的《金山妙高台》中的“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张孝祥的《水龙吟·望九华山作》中也有一句“缥缈珠幢愚卫,望蓬莱、初无弱水。元代凌云翰的《苏武慢》中也有一句“弱水三千,巫山十二,指点虚无归路。”再到后来《红楼梦》中弱水引申为爱河情海,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弱水三千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成为了表达深厚爱情和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元素。
一、弱字的源流演变
弱,象形、会意字。弱字的甲骨文是由两个“弓”字组成,表示强劲的弓,再在两个“弓”字下加上“三撇”,象征年长或衰老,比喻强劲的弓在使用很久之后失去弹力,从而表示“弱”。篆文像两缕柔软屈曲飘动的缨穗形。弱,篆文表示强弓已老旧,比喻强劲的弓弩在使用很久之后失去弹力。造字本义:强弓寿命已到,缺乏力量。隶书省去其中一撇。隶变后楷书写作弱。“弱”字的本义是形容强弓寿命已到,缺乏力量,引申为“不强硬”、“不突出”,表示纤柔、削弱、衰败等意义。《说文解字》:“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弱物并,故从二。”
二、弱脉的脉象主病
弱脉,其特点是脉搏沉深细小,难以触及。弱脉的脉象特征为脉搏细弱、无力等,多考虑是气血不足引起的,也可能与阴虚、阳虚等疾病有关,患者可以根据病因对症治疗。1、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无法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出现气血不足,脉象会表现为弱脉。2、阴虚:阴虚手足心烦热、盗汗不止,脉象细弱等。3、阳虚:脾胃受损,致脾肾阳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症状。弱脉多见于气血不足的虚证。血虚脉道不充,则脉细;气虚则脉搏乏力,则脉沉软而无力。弱脉须与相似脉濡脉相区别。弱脉、濡脉在脉势上均细软而无力,但弱脉须沉按始得;而濡脉则轻取即有力,稍用力则无。弱脉与弦脉为相反的脉象。临床上,弱脉常同涩、细、数等脉兼见。
主病诗:弱脉阴虚阳气衰,恶寒发热骨筋痿。多惊多汗精神减,益气调营急早医。寸弱阳虚病可知,关为胃弱与脾衰。欲求阳陷阴虚病,须把神门两部推。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