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酌雄黄除恶酒
昨日雨寒今日热,午风儿女钗符。
大夫角黍意何如。九江山九面,九逝郢魂苏。
满酌雄黄除恶酒,老夫醉颊回朱。
三年蓄艾计非疏。南山骑虎去,不见鬼捓揄。
——沈曾植(清)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源自于唐代洛阳巨蛇事件等,初步定型于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成熟盛行于清代,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白娘子误饮雄黄酒,现出了原形。这个惹出大乱子的雄黄酒,就是放入了雄黄的酒。上面是沈曾植的描写雄黄酒的《临江仙》,沈曾植,浙江嘉兴人,清末民初学者、诗人、书法家。光绪六年中进士,历官刑部贵州司主事、郎中、总理衙门章京。与康有为、梁启超等参与成立“强学会”。沈曾植治学严谨,综览百家,后专治辽、金、元三史,于边疆历史地理及中外交通史事。其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又有“中国大儒”之誉。王国维评价:是大诗人,是大学人,是更大哲人,四照炯心光,岂谓微言绝今日;为家孝子,为国纯臣,为世界先觉,一哀感知己,要为天下哭先生。
一、雄黄的性味归经
雄黄,又称黄食石、熏黄、黄金石、鸡冠石等。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含四硫化四砷(As4S4)。分布于湖南、贵州等地。雄黄最早出自于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夜烧雄黄,水虫成列。水虫闻烯雄黄臭气,皆趣火”。先民们利用雄黄来驱蚊杀虫。后来的端午节时用雄黄酒来避鬼邪、防虫害、杀百毒。“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雄黄另一个用途就是作为炼丹的原料。《神农本草经》有“炼食之,轻食神仙”的说法。著名医药学家、炼丹家葛洪所述,五石散中的“五石”分别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也”,其中一味便是雄黄。《吴普本草》:“山阴有丹雄黄,生山之阳,故曰雄,是丹之雄,所以名雄黄也。”雄黄辛味性温。归肝大肠经。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功效。主治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烧烟熏。内服入丸、散,内服宜慎,不可久用,阴亏血虚及孕妇忌服。雄黄常与雌黄,即三硫化二砷(As2S3)、辉锑矿、辰砂共生;到一定温度后被氧化为剧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即砒霜。雄黄具有抗肿瘤、镇痉止痛等作用。
二、雄黄的临床配伍
临床常用配伍应用:1、配五灵脂,雄黄有解毒杀虫之功;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可增强解毒化瘀,止痛消肿之功。2、配黄柏,雄黄解毒杀虫,燥湿;黄柏清热燥湿,解毒。可增强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作用。3、配麝香,雄黄解毒杀虫,化痰;麝香开窍醒神,消肿止痛。能化痰开窍,解毒杀虫,消肿止痛。4、配白鲜皮,可以祛风散寒、止痛止痒,从而促进恢复。5、配硫磺、氧化锌等药物,可以止痒、消炎,有助于皮损的恢复。6、配伍铜绿,铜绿具有退翳、祛腐敛疮杀虫、吐风痰之功效。7、配白矾、寒水石,白矾外用具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的功效,寒水石具有清热泻火、利尿、消肿功效,具有解毒的功效,主治一切痈肿溃烂、诸风疮痒。温馨提示:雄黄具有一定的毒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勿自行盲目用药。
许建阳
于朗麓书斋
202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