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人间之三绝——山药
擅人间之三绝,色味胜而香清。
捧杯盂而笑领,映牖户之新晴。
——陈与义(宋)
今天是2024巴黎奥运会开幕,预祝中国奥运队取得优异成绩。运动员获得良好的成绩,除了刻苦科学的训练外,饮食很重要,在此特别推荐药食同源的山药。上面是陈与义的《玉延(山药)赋》,陈与义,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清新明快,后期雄浑沉郁;同时也工于填词,别具风格,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以《墨梅》(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诗受到徽宗的赏识。他的语言质朴,音节响亮,形象丰富,很少用典,明快中没有鄙俗,口语化略无平淡。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无愧于江西诗中的改革派。
一、山药的性味归经
山药,原名薯蓣,又称怀山药、山薯、玉延、山芋等,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缠绕草质藤本。山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宋代《本草衍义》记载:“山药,本名薯蓣,因避宋英宗之讳(曙)、唐代宗之讳(豫)而改称山药”。“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怀庆府其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南省焦作、济源和新乡的原阳所辖地域。山药还与地黄、菊花、牛膝“四大怀药”驰名中外。医家评价其“温补”“性平”,是“药食同源”的典范。“铁棍山药”更是为怀山药中的珍品。山药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涩精止带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虚食少,大便溏泻,白带过多,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现代研究表明山药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糖、氨基酸、脂肪酸、山药素类化合物、尿囊素、微量元素、淀粉等,有显著的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调节脾胃、抗肿瘤、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具有药食兼备的特点。
二、山药的临床配伍
山药,是药食同源的重要的中药材和食材,临床上常用配伍:1、配芡实,芡实补脾力弱,固涩之力稍强,相须为用,补脾固涩效力增强。2、配人参,人参补益脾、肺之气,为峻补之品。二药配伍,强壮脾胃、补益肺气之力增强。3、配白术,白术补中益气,燥湿利水。一燥一润,相反相成,互补为用,燥利而不伤阴,润固而不留湿。4、配黄芪,黄芪长于补脾气,升阳,利水消肿。二药配伍,阴阳互补,具有健脾补肾,益气生津之功。5、配茯苓,茯苓味甘淡,利水除湿,健脾,以利为主。茯苓得山药则除湿而不损阴,山药得茯苓则健脾而不留湿。6、配牡蛎,牡蛎咸涩微寒,有清热、养阴、止泄、固涩之功。两药同用,清热而无苦寒伤脾之害,养阴却无滋腻之虑,止泄又无恋邪之忧。有扶正不留邪,祛邪不耗正之优。7、配甘草,二药性味甘平,同入脾肺而具补养之功,二药相须合用,补牌益肺而不嫌其峻猛,养阴生津又不惧其滋腻,可视为平补剂。8、配山茱萸,山茱萸酸涩微温,能补益肝肾、涩精敛汗,两药同用,功擅益肾涩精,且以不热不燥、补而不滞、能补能涩为特色。9、配扁豆,山药、扁豆同为补气健脾之品。扁豆性温和,味甘而气清,与脾性最合,健脾益气之中又有和中化湿之功,补脾而不碍脾运,化湿而不伤胃阴。10、配牛蒡子,牛蒡子辛苦寒滑,善疏风清肺,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宣肺透疹。二药配伍,一补一清,清补合法,强。11、配滑石,滑石甘寒滑利,祛湿利水,清暑散热功佳。二药相配,一则清湿热,一则补诸虚,有清热却不伤阳、除湿却不伤阴、补牌而不留湿之妙。
让我们欣赏一下王冕(元)的《山药》:“山药依阑出,分披受夏凉。叶连黄独瘦,蔓引绿萝长。结实终堪食,开花近得香。烹庖入盘馔,不馈大官羊。”山药不仅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植物,还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植物文化和广泛的应用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和健康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许建阳
于朗麓书斋
202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