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上含饴日弄孙——饴糖
对月朗吟将进酒,逢春细和乐游园。
坐中投辖时留客,膝上含饴日弄孙。
——王灼(宋)
含饴弄孙成语,最早出自于《后汉书·马皇后纪》:“吾但当含饴弄孙,不能复知政事。”指含着糖逗小孙子玩,不理会政事,安享晚年闲适愉快的生活。马皇后氏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皇后,她知书明理,一生勤俭质朴,不仅开创了“布衣皇后”的先例。民间有马皇后露大脚的传闻,以致演化为“露马脚”一语。怀饼救夫、智解梦语、摸耳救画工、智救刘伯温,刘伯温奇获免死券等成语佳话。《明史》评价:“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母仪天下,慈德昭彰。”近代历史学家蔡东藩称赞道:“她总举止从容,并没有疾言遽色。的是国母风范。”
一、饴糖的性味归经
饴糖,又称麦芽糖、胶糖、饧糖、糖稀等,是由糯米、粳米、麦面、粟或玉米等经过蒸煮、发醇,加入麦芽经发酵糖化制成,有软硬两种,软者称胶饴,硬者习称白饴糖。入药以胶饴为主。药用饴糖首载于《名医别录》;医圣张仲景所著中医临床学的典籍《金匮要略》中用饴糖来甘温补脾、建中。《本草纲目》:“释名饧音徐。糖之清者曰饴。稠者曰饧。方中谓之胶饴。干枯者名饧。方家用饴。”全国各地均产,饴糖甘、温性味,归脾、胃、肺经。具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功效。临床常用于脾胃虚弱、肺燥咳嗽、口渴咽痛等症状。饴糖助湿生热,令人中满,湿热内郁,中满吐逆,痰热咳嗽,小儿疳积的情况均不宜服用。饴糖解乌头、天雄、附子毒。饴糖主要含麦芽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烟酸等。临床观察有滋养、止咳、止腹绞痛的药理作用。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了药用辅料麦芽糖,国家食品标准与地方炮制规范中收录了饴糖。
二、饴糖的配伍运用
饴糖在临床上用许多妙用:1、用于劳倦伤脾,气短乏力,纳食减少。饴糖能补脾益气,如小建中汤即桂枝加芍药汤,重用饴糖组成,然其理法与桂枝汤有别。辛甘化阳:饴糖、大枣、甘草,桂枝、生姜。2、用于虚寒腹痛,喜温喜按,得食则减。饴糖有补虚止痛缓急的功效,酸甘化阴:饴糖、大枣、甘草,芍药。小建中汤亦为治虚寒腹痛之有效方剂;如胸腹大寒作痛,可配伍蜀椒、干姜、人参同用,即大建中汤。3、用于肺虚咳嗽,干咳无痰、气短作喘。饴糖能补虚润肺止咳。可以单用,也可以配伍杏仁、百部等止咳平喘药同用。此外,单服本也可用于粘裹异物,如误吞稻芒(禾芒,稻尖细刺)、鱼骨等物。饴糖质润温补,对于脾胃虚寒患者非常适宜,但其能助湿生热,令人中满,故湿盛中满、食积、虫积、龋齿作痛及痰热咳喘者均忌服,小儿患疳积者不宜服。饴糖含有较高的糖分,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宋代杨万里《夜饮以白糖嚼梅花》小诗:“剪雪作梅只堪嗅,点蜜如霜新可口。一花自可咽一杯,嚼尽寒花几杯酒。先生清贫似饥蚊,馋涎流到瘦胫根。赣江压糖白于玉,好伴梅花聊当肉。”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