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脉学之短脉
——中医说文解字之六十九
两头缩缩名为短,涩短迟迟细且难。
短涩而浮秋喜见,三春为贼有邪干。
——李时珍(明)
晏婴,史称“晏子”,山东高密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他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国君主。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据说晏子并不英俊,而且身体矮小。一次他在出使楚国时,楚王让他从大门边上的洞里钻进去。于是他说:“你是狗洞,我去狗国才钻狗洞。”拜见楚王时,楚王故意问:“你们齐国没人了吗?”晏子说谁说我们齐国没人?既然齐国有人,为什么派你这样的人来?晏子说我们齐国在这方面是很讲究的,道德高尚的国家就派精明能干的使臣去,我是我们国家使臣中最愚蠢最无能的,所以被派到贵国来啦。吕蒙正评价:“晏子身短五尺,使楚拜齐名相。”
一、短字的源流演变
短,会意字。从矢,豆声。甲骨文中的“短”字由两部分组成,左边是一只箭,右边是一个缸。这个字形反映了古人用箭来量度的概念,其中箭代表长度,缸则可能象征着某种容器或标准。短与长是相比较而产生的概念。见矢知弓,弓与矢相比,弓长矢短;矢与豆相比,矢长豆短。从“矢”,表示短不短可以用矢来量。古代弓长箭短,量长的用弓作标准,量短的用箭作标准。本义指不长。古人常用头发比喻長,用豆或矢比喻短。引申为不足,缺乏,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短论,一种分析性的、解释性的或批评性的文章,通常比学术论文或学位论文短得多,论述也不那么系统、正规且通常是从有限的、往往是从个人的观点来论述主题的。造字本义:箭射得不远。这个字形反映了古人对“短”的理解,即不长或两点之间距离小。“豆”和“矢”的结合也暗示了箭射得不远的概念,尽管这个本义早已消失。《说文解字》:“短,有所长長短,以矢为为正。从矢豆声。”
二、短脉的脉象主病
短脉。指脉波动的幅度短,脉体不足正常的寸关尺三部位置,惟关部应指明显而寸、尺两头有不足之感的脉象。脉象特征脉象,脉波动的幅度短,不及本位,应指在关部较明显,而寸、尺 两头有不足之感。短脉是具有单因素的一个脉象,它的特点是脉体短绌。短脉可以与一些其他脉象因结合而构成其他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临床意义主气病。短而有力为气郁、气滞;短而无力为肺气虚,中气不足。其机理是心气亏虚,无力鼓动血行,则气血不仅难以达于四肢,亦不能充盈脉道,致使寸口脉短小且无力。气滞血瘀或痰凝食积, 致使气机阻滞,脉气不能伸展而见短脉者,必涩而有力。故短而有力为气郁、气滞,短而无力为气虚。在出现短脉后,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诊治。
综上所述,短脉主病:“短脉惟于尺寸寻,短而滑数酒伤神。浮为血涩沉为痞,寸主头疼尺腹疼。”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