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学之长脉  ——中医说文解字之六十八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4-06-14 09:39 阅读量707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中医脉学之长脉

——中医说文解字之六十八

过于本位脉名长,弦则非然但满张,

弦脉与长争较远,良工尺度自能量。

                            ——李时珍(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刘长卿,安徽人,一说河北河间人,中国唐代诗人。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四库全书总目》评价刘长卿说:“长卿诗号‘五言长城’,大抵研炼深稳而自有高秀之韵。其文工于造语,亦如其诗。故于盛唐中唐之间号为名手。”

一、长字源流和演变

长(長),象形、会意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長,甲骨文是象形字,像一个人头发飘散的样子。有的甲骨文像头发飘散 、拄着拐杖的老年人,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发簪。有的甲骨文在头发飘散形象的基础上加“又”(抓),表示拄杖的老人。长字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字,因此异构较多。繁体“长”是从含杖形的字形发展而来的,而简化字“长”则来源于其草书字形。此字构形本意,今人多从“长发”入手,以为长久之长。然此字构形与老字同作拄杖形,其本义也有可能是年长或长老。现以“长”为本义,指空间或时间的距离大。又可作动词,解释为生长,滋长等。《说文解字》:“长,久远也。从兀从匕。兀者,高远意也。久则变化。”

二、长脉的脉象主病

长脉脉长超过本位,首尾端直,如循长竿。若脉长而和缓,是中气旺。长脉分常脉与病脉两种,与弦脉、紧脉、细脉均为线索脉,以端直而长、有力为主要特点,与滑脉、动脉在脉形上截然不同。长脉主气治,或主肝火亢盛、肝阳上亢、火热偏盛。长脉的脉象与相关脉的鉴别超过寸脉、尺脉的长度,寸脉可到鱼际,尺脉向肘方向延长的一种脉象叫做长脉。长脉与紧脉、弦脉及细脉均为线索脉,应加以鉴别。与短脉相反,可加以对比。凡实证、火热证、气盛、血盛和气机畅通的各种病证中都可见到单一的长脉,或是有长的组合脉。包括脉形、脉位、脉力、脉率和充盈度。长脉形成的机理:生理上,气机畅通;病理上,疼痛引起血脉紧束,另外,癫痫气血偏盛,痰浊导致癫痫形成长脉。《素问·脉要精微论》:“长则气治。”《脉经》说:“脉长而弦,病在肝。”肝火亢盛、气盛、血盛是形成长脉的主要原因,气机通畅是形成正常长脉的基础。长脉的形成与弦脉的形成基本相同,而长脉除主“气治”之外,与弦脉的主病类似,但病情简单,也较轻浅。

长脉主病诗:“长脉迢迢大小匀,反常为病似牵绳。若非阳毒癫痫病,即是阳明热势深。”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4.6.14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