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脉学之虚脉
——中医说文解字之六十六
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
莫把芤虚为一例,芤来浮大似慈葱。
——李时珍(明)
成语虚怀若谷,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见王安石,管家请他东书房用茶,见王安石未完成的《咏菊》诗于书案上“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心里想道:西风就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菊花在深秋开放,敢于傲霜斗雪,即使是焦干枯烂,也绝不会落下花瓣,古人有“宁可枝头抱香死,决不随风逐流中”的诗句,说“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大错特错?东坡一时兴起,提起笔就在诗稿上续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看到诗稿,问明情由,口中不语,心下踌躇。苏东坡贬到黄州府,秋天与好友赏菊。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惊得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无语,不由羞愧难当,悔恨自己的浅薄狂妄。
一、虚字的源流演变
虚,形声字。古字形从丘,虍声;“虍”在甲骨文中像一只张开大口的老虎形象,在这里是声旁,表音;下部为“丘”,“丘”的古字形像两个并列的土山,“虚”由“丘”得义,本义为“大土山”。根据已有的古文字材料,“虚”最早见于战国玺印文字,小篆字形结构较完整,“虍”与“丘”两个构件清晰可辨。小篆字形如果直接用楷书的方法来写,就是“虗”字。到了隶书,“丘”上部两撇逐渐变为两横;楷书有两种字形,一种是在这两横上加一短竖,作“虛”。原始氏族社会居民的房屋多建在大土山的坡地或平台上,占有一定的范围,因而虚字可以表示区域。成语“虚位以待”中的“虚”也是“使……空出”的意思。如果让心里也空出一定的空间,以容纳更多的知识、建议和智慧,那就是“虚心”“虚怀若谷”。从“虚”的本义,发展引申出“体质弱”“疏松”等义。身体因害病或保健不够而亏损,有着空空之感,所以用“虚”表述。《说文解字》:“虚,大丘也。从丘虍声。”
二、虚脉脉象和主病
虚脉指寸关尺三部举、按均感觉无力的脉象,为无力脉的总称。虚脉主正气虚。凡气血、阴阳、营卫、津液、真精空虚,阳气不足以鼓动血管壁,血阴液不足以填实血管中,故见虚脉。虚脉的兼脉不同,主病机理稍异。浮而虚者,主气衰血虚;沉而虚者,主阳微;迟而虚者,主虚寒;数而虚者,主水涸;弦而虚者,主土败木贼;涩而虚者,主精涸;大而虚者,主气虚不敛,胃气外泄;尺中虚微细小,为亡血失精。另外,至于人体是什么部位、什么脏腑虚者,可以结合寸口的分部来判断。如果寸脉虚,多见于人体上部,提示心或肺或两者兼而有之的亏虚;如果关脉虚,则主要是中焦、脾胃的亏虚;如果尺脉虚,主要是肾、下焦亏虚。
总之,临床上,凡见到虚脉,绝大多数为正气虚衰无疑,至于究竟是阳虚、气虚或血虚、阴虚、精亏等,则要结合以上所述兼脉、部位以及神色舌症,四诊合参综合判断。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