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甘遂心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4-04-20 09:11 阅读量383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一溪甘遂心

四海无远志,一溪甘遂心。

牵牛避洗耳,卧著桂枝阴。

            ——黄庭坚(宋) 

该诗出自宋诗人黄庭坚的《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黄庭坚(1045年-1105年),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黄庭坚自幼聪颖好学,有一天,其舅来到黄庭坚家,见黄庭坚正伏案攻读,便想试一试外甥的才学。进书房时,见院内有一棵桑树,便以桑、蚕、茧、丝、锦缎之间的关系为题,出上联: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见舅父又来考试,黄庭坚非常高兴,他从手中握的那管毛笔得到启发,立即答对出下联: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黄庭坚对宋诗的影响比较大,其作思路有迹可循,甚讲法度,便于学习。黄庭坚“涤亲溺器”的感人孝行,被载入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成为中华儿女的典范而世代传颂。

一、甘遂的性味功效

甘遂,别名主田、重泽、甘藁、白泽等,为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甘肃、山西、陕西、宁夏、河南、青海等地,甘遂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性寒有毒。归脾、肺、肾、膀胱、大肠和小肠经。具有泻水逐肿,消肿散结之功。主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体弱及孕妇禁用;恶远志,反甘草。现代研究甘遂含大戟二烯酸、大戟醇、甘遂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泻下、利尿和引产作用。药毒理学甘遂峻泻有毒,可引起呕吐、腹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毒副反应。

二、甘遂的配伍运用

甘遂是一种中医常用的清热利水药,主要用来逐水泻热,临床常配伍使用。1、配牵牛子,牵牛子性清降,走气遭,通三焦,泻水利尿。二药相须,则逐水通便之力大增,使水热壅实之邪由二便分消。故《圣济总录》二气汤以此二药为方,专治水肿腹满,二便不通等证。2、配白芥子,白芥子辛温走散,专入肺经,善治皮里膜外及胸膈痰涎。二药合用,则能祛逐停于胸膈,肋间之痰涎水饮,相得益彰。3、配大黄,大黄气味俱厚,长于泻实热不通。二药配合,相须相使,既大增攻破散结之功,又倍添逐水泻热之效,为治水热内壅,水饮结胸等证的常用对药。4、配芒硝,芒硝成寒,善能软坚散结泻热,二药伍用,能破固结,逐水饮,泻实热,对水热互结,结胸腑实之证,尤为相宜。5、配大枣,大枣能缓和甘遂剧烈的药性,有助于保护人体内的正气,减少甘遂产生的毒性对人体的损伤。虽然甘遂和大枣配伍使用可以降低甘遂的毒性,但是应注意,甘遂禁忌和甘草、远志配伍使用,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也可能影响甘遂的功效,所以服用甘遂期间禁忌吃这些食物。

最后让我们欣赏一首《甘遂》小诗:乳汁茎细长,生坡田埂旁。全缘叶互生,块根串珠状。苦寒泻下药,归肺肾膀胱。消肿治留饮,泻水通便肠。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4.4.20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