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肺藏魄说  ——中医说文解字之五十六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4-03-28 17:27 阅读量702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中医肺藏魄说

——中医说文解字之五十六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既能写“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铿锵有力之句,也能写得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伤时念旧之语。历代对她的看法不一:说她是赏花赏月吟诗作画的才人,既有咏絮才,又有倾城貌。说她是吃喝玩乐样样俱佳的风流人物,是个别具一格的奇女子。说她诗才更胜过世间男儿,说她不守女戒好出风头。羡慕她同丈夫赵明诚之间琴瑟和鸣的夫妻之情,厌恶她居然告前夫的离奇做派。喜她这种豪情,喜她的婉约。由此可以,她这一生过得是如何的潇洒自在,无拘无束了。

一、魄字源流和演变

魄,形声字。此字始见于篆文。从鬼,以表人死而存在的精神;白声,以示音读,而不兼义。白,是“泊”的省略,表示停靠。魄,篆文=(白,停靠)+(鬼,指支配肉体的神秘能量),造字本义:支配肉体、并依附肉体而存在的神秘性静态能量。古人认为,肉体是“魄”的泊处,当肉体死亡,“魄”便不复存在。《说文解字》:“魄,阴神也。从鬼、白声 。”阴气逆物而归是鬼之范式。如冰启时色是白之范式。鬼、白两范式叠加。阴气逆物而归迫然著人主於性形体得以开启聪明是魄之范式。中国人认为,人活着的时候是人,死了就变成了鬼,所以此处用一个鬼字来表类,说明与生死有关。

二、中医魄相关论述

一般认为,耳朵的听觉、眼睛的视觉、皮肤的冷热痛痒等这些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性的、较低级的感觉功能为魄。中医认为,肺主气,助心行血,主全身皮毛,气血充足,布散全身,则感觉功能正常。《类经·脏象类》曰:“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魄与生俱来,为先天所获得,而藏于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肺藏气,气舍魄”(《灵枢·本神》)。故肺气旺盛则体健魄全,魄全则感觉灵敏,耳聪目明,动作正确协调。反之,肺病则魄弱,甚至导致神志病变。

魄是不受内在意识支配而产生的一种能动作用表现,属于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即无意识活动。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4.28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