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藏神说  ——中医说文解字之五十五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4-03-25 15:30 阅读量675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中医心藏神说

——中医说文解字之五十五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宋) 

心旷神怡成语,意为心情愉快,精神舒畅。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岳阳楼,地处湖南省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楼高三层,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历代屡加重修。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记文,他欣然接受,因故虽未到现场,几经斟酌,反复玩味滕子京派人送来的《求记书》和《洞庭秋晚图》。遥想曾经游历过的洞庭湖景象,写出在不同的时令、气候条件下,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景色和不同的感受。从此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 

一、神的源流和演变

神,形声兼会意字。甲骨文字形是上下颠倒相连的两个女人,实则来自闪电之形。商周把“申”作为神仙的“神”。“申”的古字形是天空中闪电的形象描绘。后来“申”被借用为地支的第九位,于是加上“示”分化出“神”字来表示“神仙”这一含义。金文的左边的示字,也就是一个供台、祭台,表形;右边的申字表声也表义。两相结合,表示供奉、祭奠、尊崇的是一个精神的东西,是一个神灵。到小篆时,讹变加大,已渐将“申”折伸的闪电形状变成“申”字里一直的中竖,两旁的分支渐变成“臼”形。隶书在小篆的基础上把申“臼”形的笔画合并,又将“示”的第二笔和第四笔合并成“㇇”。发展为汉隶和楷书的“神”字。神为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对于人来说,精神也是主宰自身思想行动者,故“神”引申可指主宰人思想行动的精神。《说文解字》:“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中医中广义的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狭义的神通常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二、中医望神的内容

中医的神来自先天与后天两个方面。《内经》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双亲之精通过遗传给予后代,先天之精是产生神的根源。后天水谷精微不断地充养先天之精,使人体的气、血、精、津液充沛,脏腑功能良好,方能使神处于正常状态。中医望神的内容如下:1、得神表现:神志清楚,目光明亮,反应灵敏,动作灵活。2、失神表现:精神委靡,神昏谵语,表情淡漠,目暗睛迷。3、少神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少气懒言。4、假神表现:回光返照,久病重病,本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转佳。5、神乱表现:脏躁、狂、癫、痴、痫等。

总之,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源、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不足后天有余,也就是说先天的禀赋不足之处,可从后天脾补之。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4.3.25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