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其华在爪  ——中医说文解字之五十四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4-03-22 10:30 阅读量767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肝其华在爪

——中医说文解字之五十四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苏轼(宋) 

唐宋八大家,苏家占三席!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即父亲苏洵,哥哥苏轼,弟弟苏辙。“一门父子三词客”。雪泥鸿爪成语,最早出自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指大雁踏过雪地时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此诗是苏轼读了弟弟的诗后的所思所感,苏轼与弟弟苏辙手足情深。苏轼曾道:“辜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雪堂风雨夜,已作对床声”。夜雨对床成为他们一生相伴、风雨同舟的象征。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其担忧无法兑现与弟弟的夜雨对床之约,写下了诀别诗。苏辙看到诗后大哭。也使皇帝宋神宗深所感动。苏辙为救兄长,不惜奔走呼号,效仿缇萦救父的故事。苏轼得以重获自由,但两人都被贬谪至千里之外。遗憾的是,那夜雨对床的约定终究未能实现。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雪泥鸿爪”。

一、爪的源流和演变

爪,象形字、汉字部首之一,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爪甲骨文构型有两说。一种说法认为像一只覆着、掌心向一下的手;另一种说法认为像鸟足抓住树枝。金文早期字形与甲骨文相同,后期字形则有些变化,手掌抬起,五指(三指中回再增加两指)张开,像抓东西的样子。秦篆字形则沿袭甲骨文、金文早期字形的形状,虽然字形符号化,还是能看出手或爪的形态、汉隶字形在秦篆的基础上字形方块化,成为现代的“爪”字。 《说文解字》:“丮(jǐ)也。覆手曰爪。象形。凡爪之属皆从爪。”又《说文解字》对“丮”的解释为“持也”,即手抓握的意思。因此不难看出,爪和手相关。爪用作意符,在字的上半部时变为爫,如争、奚、采等。汉字中凡是由“爪”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

二、中医爪望诊内容

爪,即爪甲,包括指甲和趾甲。中医认为,爪乃筋之延伸到体外的部分,故称“爪为筋之余”。爪甲的荣枯,可反映肝血的盛衰。中医爪甲的望诊包括:1、指甲的形状:指甲有纵向裂痕(衰老“皱纹”);指甲上有横向裂痕(既往史身体不适);指甲容易断裂(贫血或肝脏功能不佳);匙状指甲(严重贫血、子宫肌瘤);杵状指甲(心肺疾病);指甲根部的白色半月形消失(体力衰退);云母指甲(肝血虚);指甲有竖纹(亚健康)。2、指甲的颜色:指甲呈现赤红色(血瘀);指甲呈现紫黑色(心脑气滞血瘀);指甲呈现白色(气血两虚);指甲变灰(抽烟、缺氧或甲癣);指甲变黄(湿热熏蒸)。

指甲反映内脏气血的外荣,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直接联系。肝血充足,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若肝的阴血不足,爪甲失养,则爪甲软薄,颜色枯槁,甚则变形脆裂。临床上,医生通过观察指甲的形状、大小、颜色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健康基本状况,甚至看出他潜在的健康危机。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4.3.22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