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其华在发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4-03-20 16:51 阅读量624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肾其华在发

——中医说文解字之五十三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宋) 

怒发冲冠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庄子等《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衍生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后人根据以上文献总结出成语“怒发冲冠”。“和氏璧”因蔺相如怒发冲冠而完整地回到了赵国。头发竖起来,在平常状态下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当人极度愤怒的时候,却可能发生,历史上比比皆是。

一、发的源流和演变

发(髮、發),会意、形声字,发是由两个汉字简化而来“髮”和“發”。其会意字。甲骨文像手执一长棒,棒的左右是两只脚,会执棒前进之意。金文加了“弓”,持武器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發”。汉字简化后写作“发”。《说文·弓部》:“發,發也。从弓,癹声。”(發,发射。从弓,癹声。)“发”作为“發”的简化字,本义是出发。“发”作为“髪”的简化字时,指头发,本为会意字。甲骨文左下方是一只左手,手执一长棒,棒的左右是两只脚,这是执棒前进的意思。金文的形体,又在其左侧增加了一张“弓”,持武器前进之意更加明显。小篆的形体,“弓”已移到两脚之内,同时又将手持棒的形体变为“殳”(殳也为古代的一种武器),仍为持武器出发之意。“發”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放出、射出,后引申为生长、发生、送出、表达、开展等义。“髮”最早见于西周金文,本义也指头发,后引申为比喻山上的草木或作姓氏用字。今以“发”作二字的简化字。

二、中医发望诊内容

中医学重视头发的诊断,《黄帝内经》中就由关于根据头发的粗细、刚柔、润脆等进行疾病诊断的论述,揭示了肾气和阳明经气血的盛衰及人体生长、发育、衰老时头发呈现的种种变化。其后《诸病源候论》列有“毛发诸病候”,详细说明了头发的正常生长或色泽的改变,都与肾之精盂盛衰有关。

头发的生长与肾气和精血的盛衰关系密切。正常人的头发色黑润泽浓密,是肾气充盛、精血充足的表现。病理情况下,头发细而稀疏,干枯无光泽,容易脱落,多为肾气亏虚,精血不足所致;如果头发突然片状脱落,叫做“斑秃”,一般是血虚受风所致,也可能是由于精神因素而导致的。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或早白,伴有眩晕、健忘、腰膝酸软等症状,多为肾虚所致;伴有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多为劳神伤血所致;有头皮发痒、脱屑、多脂等症状,多为血热化燥所致;小儿头发稀疏黄软,生长迟缓,甚至久不生发,多为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所致,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多是脾胃虛损所致。

近年来,头发在诊断上引起了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兴趣和关注。“头发分析很有希望作为一个工具而成血清和尿液分析的理想补充”。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4.3.20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