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其华在毛  ——中医说文解字之五十二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4-03-14 15:24 阅读量892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肺其华在毛

——中医说文解字之五十二

老去齿衰嫌橘醋,病来肺渴觉茶香。

有时闲酌无人伴,独自腾腾入醉乡。

——白居易(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大气磅礴,慷慨激昂,豪情万丈,很有韵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这不是电视剧《三国演义》开场主题曲吗。出自谁人之手?它既不是三国时代的大英雄,也不是《三国演义》小说的大作家罗贯中,而是明代的大学问家杨慎。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肺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语出杨慎《古今谚》所录方回《山经》引《相冢书》:“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所;肺肝而能语,医师色如土。”用来形容如果人的内脏能够说话,医师惊恐到了极点,会被吓得面如土色。清代沈德潜《古诗源》卷一亦载此诗作“肺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有一句古谚说‘肺腑而能语,医师面如土。’我想假使肺腑真能说话,怕也未必一定完全可靠的罢。”中医认为肺主气,其华在毛。

一、毛字源流及演变

毛字,象形字。此字始见于西周文字中。到了秦朝文字“毛”字变得像毛发的形状。到了小篆文字和汉朝文字中,笔画结构变得更为对称。而在汉朝文字中,“毛”字变得弯曲。之后“毛”字失去了毛发弯曲的形象,而变得平整便于书写。楷书以后,没有很大的变化,直至发展到了现代汉语。“毛”字是单一结构,其金文字形就像弯弯曲曲的毛发的形状,所以毛的本义是指人和动物身上的毛发。由于毛发是很细小的东西,所以“毛”字引申出细微、微小的意思。本义是指人和动物身上的毛发。引申义是细微、微小的意思。有些学者认为“毛”字的造字本义当为庄稼,农作物。《说文解字》:“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象形。凡毛之属皆从毛。”

二、中医的皮毛望诊

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是一身之表。它们依赖于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具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调节体温和辅助呼吸的作用。肺与皮毛相合,是指肺与皮毛的相互为用关系。望诊内容包括望皮肤应注意观察皮肤的色泽、形态变化。正常人皮肤荣润有光泽,是精气旺盛,津液充沛的征象。异常表现:色泽异常(黄、赤、黑、白斑)、形态异常(干枯、甲错、水肿)和皮肤病症(斑疹、水疱、疮疡、痤疮)。

总之,皮肤为一身之表,内合于肺,卫气循行其间,有抵御外邪,保护机体的作用,脏腑气血亦通过经络而外荣于皮肤。望皮肤可了解邪气的性质和气血津液的盛衰,测知内在脏腑的病变,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4.3.14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