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为肾之液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4-03-04 10:54 阅读量731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唾为肾之液

——中医说文解字之五十

人人都有人参果,何必迷信找活佛。

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常年。

                                      ——佚名  

人参果《西游记》记载:“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兼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其中神奇之处不禁令人神往。清代名医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记载了一则与人参果有关的故事。“昔者纯阳吕祖师,出卖人参果,一文一枚,专治五劳七伤,诸虚百损。并能御外邪,消饮食,轻身不老,却病延年。真神丹妙药也。市人闻之,环聚争买者千余人。祖师大喝曰:此果人人皆有,但汝等不肯服食耳。众方醒悟。”程钟龄具体地阐迹了“人参果”的服法:“常以舌舐上腭,令华池之水(即睡液)充满囗中,乃正体舒气,以意目力送至丹田,数十乃止。”了了数言,提纲挚颌,言简意赅,概括了气功锻炼调身、调息、调心三大要素。

一、唾的源流及演变

“唾”是形声字。小篆,从口,垂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唾”。基本字义,口腔里的消化液:唾液。唾涎。唾沫。啐,从嘴里吐出来:唾弃(吐唾沫表示轻视、鄙弃)。唾骂。唾手可得。唾面自干。“唾”的本义为口液、唾沫。唾字的结构,左边一个“口”,右边一个“垂”。“垂”字的一般解释为:“东西一头挂下:垂杨柳。垂钓。垂直。垂线。”在口腔里,什么东西是一头挂下的呢?只有水这种东西。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就很好理解唾液了。《说文解字》:“唾,口液也。从口,垂声。”(唾,口中唾液。从口,垂声。)

二、中医唾生理病理

中医认为唾液能滋养五脏六腑,唾液称之为“金津玉液”,还给予“琼浆”、“金浆”、“金津”、“玉液”、“玉泉”、“华池之水”等美称,唾液是人体津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之一,咽下后可化生津血,滋养五脏六腑。唾为肾之液。换言之,也就是肾功能的外在表现。唾为口津中较粘稠多泡沫的液体,有润泽口腔,滋润食物及滋养肾精的功能。肾与五液中的唾有密切关系。生理上,肾的经脉向上挟于舌本。唾为肾精所化肾阳气化阴液上腾,输于口腔;病理上,多唾或久唾易耗损肾精。肾阴不足口干咽燥。肾阳不足唾少口干而不欲饮。说到唾液,不能不提古代养生经常用的的功法,叫赤龙搅海。“赤龙”即舌头,“华池”“海”即口腔。“赤龙搅海”就是在不饮食情况下,经常用舌头在口腔内搅动,使体内的水分上升至口腔,通过唾液腺变唾液再徐徐咽下,从而达到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咽唾术是比较简便、实用、有效的养生方法。东晋葛洪先师常以咽津代食尊为“葛仙”。唐代名医孙思邈极力推崇咽唾术,并称此为尽享天年的妙法之一。

许建阳

于朗麓书院

2024.3.4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