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朗麓书院说起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东林书院
提起书院,人们会想到中国著名的四大书院,应天书院(河南商丘)、岳麓书院(湖南长沙)、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嵩阳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书院,是中国特有的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书院以自由研习为主,集众讲授为辅,无定期以老师解经文、谈体会、讲心得。书院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东都洛阳紫微城的丽正书院。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其特点就是为了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侣山堂”开创了我国中医教育,以书院讲学形式培养医学人才之先河。“侣山堂”开山者张志聪(1610—1680)字隐庵,师从张卿子。1664年,张志聪在胥山筑堂讲学开办“侣山堂”,其初衷是继承卢之颐的“讲学”事业,传授老师张卿子、卢之颐及自己的医术。除张志聪本人外,还邀请了当时负有盛名的医家前往讲授。集讲学、研经、医疗于一体,师生志同道合,成为钱塘学派形成的真正完成人。
深圳大学总医院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医院坐落于南山,依阳台山、塘朗山之下,大沙河发源于阳台山,沿流深圳湾入海。它联络阳台山、塘朗山森林生态系统与深圳湾海湾生态系统,成为深圳最靓丽的“城市项链”。中医科和中药房同仁,来自五湖四海,悬壶济世,出类拔萃,以守正创新精神,愿为共同促进和发展岭南中医沙河学派建功立业。中医科注重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特别强调中医教学,自开科以来,每日早上七点五十分,进行中医教学早课,从未间断。各位老师轮流讲授中医课程,其包括中医经典、中医内外妇儿各科、针灸推拿按摩、火罐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等。不定期举办中医继续教育项目,邀请国内著名专家讲学,走出去,请进来开展中医各种学术交流。教学相长,临床、科研和教学得到长足的进步。俗话说得好,名正而言顺,我们的书院取什么名字?麒麟书院、留仙洞书院、朗麓书院。
麒麟书院,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瑞兽,与“龙”“凤”“龟”“貔貅”并称为五大瑞兽。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中国人认为麒麟旺财,镇宅,化煞,旺人丁,求子,旺文等。麒麟能吐火,声音如雷,平时较为慈祥。麒麟长寿,主太平。我院比邻深圳麒麟山庄,取麒麟书院理所当然。查以麒麟书院命名的书院极多,不宜用之。
留仙洞书院,深圳主干道之一的留仙大道从我院门前经过。留仙洞,地名已难考证,据传说,清朝时期,有一段时间,每天傍晚时分,村中都会出现一名年轻女子,她用两枚钱向村民购买灯油,然后走向村外的一片竹林,便消失不见,后来,村中人遍寻不着,认为是神仙下凡显灵,于是在竹林建起一座古庙,现在为留仙洞的龙母古庙。留仙洞书院备用。
我院依塘朗山下,傍大沙河。“塘朗”何解?塘朗是岭南方言,“塘”指一片静止或缓流的水域,“朗”原为“䓣”,指靠近水域的平缓高地,塘朗即水边高地。塘朗山主峰塘朗顶是深圳中心城区制高点,可全方位观赏深圳城市景观,塘朗山坐山拥海,直面深圳湾与城市核心区的壮阔全景。峰顶有极目阁,登高望眼,东看梧桐山、鸡公山(银湖山)等连绵起伏山脉,南瞰桃源村、深圳湾、华侨城,香港。远处蔚蓝大海一望无垠,近处罗湖、福田、南山三区尽收眼底,北望西丽水库、长岭皮水库、阳台山、深圳野生动物园。西端止于红花岭,西北观望,可见珠江口海域、大小铲岛、新安、西乡、福永、宝安机场等。山高谷深,林茂水长,山中有丰富的宝藏资源。故以朗麓书院取名为宜。
“中医的问题千头万绪,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问题。”办书院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话的具体实施,围绕着中医人才培育进行探索,中医人才的培育提供经验或借鉴。近年来,各地书院如雨后春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金方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书院,同有三和书院。
朗麓书院作为沙河学派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学术的基地。在这里,汇聚各方人才实现中医学术观点交融、思想火花碰撞、创新意识升华,创造精神境界新高度;在这里,可以按照中医个性化成长需求,遵循中医成才规律,打造中医药教育新模式;在这里,可以团结凝聚各行各业高端人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展中医继续教育,培养中医名医名师名家,为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沙河学派应有的贡献。朗麓书院以中医岭南沙河学派宗旨“仁心仁术,至诚至精,博爱博意”为教学指南,理论上,倡导中医辨机论治;诊断上,重视望闻问切查;治疗上,主张理法方药(穴)术一线贯通;处方上,强调君臣佐使守;针灸上,创立“五虎擒羊”系列针法等。以培养临床中医药优秀人才为办学目标。
许建阳
于朗麓学斋
202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