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树金橘争光辉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4-02-02 16:48 阅读量645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千树金橘争光辉

千树金橘争光辉,数枝玉果琼瑶蕊。

蝴蝶幽香和济堂,惊天动地万年对。

                            ——许建阳题记  

“橘井泉香”成语,出自于葛洪《神仙传·苏仙公传》记载:苏耽在汉文帝的时候受天命为天仙,天上的仪仗队降落苏宅迎接苏耽。苏耽在辞别母亲时告知母亲:“天下将流行瘟疫,咱们家庭院中的井水和橘树能治疗瘟疫。患瘟疫的人,给他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吃下橘叶、喝下井水就能治愈了。”后来果然像他所说的那样,前来求取井水、橘叶的人很多,都被治愈了。因为这个成语故事里的井水和橘叶能够治病,后来便以“橘井”代称“灵丹妙药”。再后来,人们就以“橘井飘香”来赞扬医者救死扶伤的功绩。(“某受命当仙,被召有期,仪卫已至,当违色养。母曰:汝去之后,使我如何存活?先生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来年,果有疾疫,远近悉求母疗之,皆以水及橘叶,无不愈者。”)

一、橘皮的性味功效

橘皮,其别称和雅称有很多,陈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以及广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橘子的皮、核、络、实皆可入药。橘皮以陈皮之名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主治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气虚及阴虚燥咳患者不宜。吐血证慎服。橘皮的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黄酮化合物、多糖和多酚类化合物。橘皮还含有多糖和多酚类化合物等,具有祛痰、平喘降低血脂和血糖、抗菌消炎和抗病原微生物等药理作用。

陈皮来源于特殊的柑橘皮,但柑橘皮却不等于陈皮。只有特定地域、特定品种、经过特定环境的自然陈化,产生特定的性味功效,具备“陈久者良”的活性,才能叫做陈皮。“陈久者良”即越存越香、功效越好。

二、橘皮的临床配伍

《本草纲目》记载:陈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临床常用配伍有:1、配生姜,陈皮理气健脾,和胃止呕,燥湿化痰;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温散寒饮。陈皮得生姜,温阳散寒,理脾除湿;生姜得陈皮,和胃燥湿,理气降逆止呕。合用化痰散饮。2、配竹茹,陈皮平降脾胃逆气,调理气机;竹茹清热止呕,和胃消痰。一温一寒,温清相济,理气通络,清而不寒,气顺热清,胃得和降,呕呃止。3、配桑白皮,陈皮理气健脾,和胃化痰;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陈皮入脾肺,主要作用于中焦脾胃,桑白皮入肺,主要作用在肺。合用,肺脾同治,脾气健运,生化有权,痰无以生,肺气宣肃有节,痰热自化,咳喘自止。4、配大腹皮,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理气运脾,舒畅气机,水湿流通,胀满除。“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与利水药则利水行气;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消肿。合用,行气通滞,气行则水行,消气滞湿阻的水肿。

俗话说“一两陈皮一两金”。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曾写诗赞道:“橘井汲后绿,杏林种时红。此橘复何忧?年年领春风。”此后人们便以“橘井泉香”来歌颂医家救人的功绩,医家也将其书写在匾上以明志。

许建阳

于学苑1098

2024.2.2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