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物为君八味首 九蒸九晒制须精
温可养荣宜用熟,寒能凉血只宜生。
四物为君八味首,九蒸九晒制须精。
——赵瑾叔(清)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琵琶行》《长恨歌》为代表作,白居易有一首关于中药《采地黄》的诗:“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肥老马,可使照地光。”关于用地黄喂马,葛洪先师云:“韩子治用地黄苗喂五十岁老马,生三驹,又一百三十岁乃死也。”又曰:“楚文子,服地黄八年,夜视有光,古人均以此久服延年。”(《抱朴子》)。方以智(明)编撰的百科全书《物理小识》也有:“老马食地黄为驹”的记载。张景岳认为地黄为“精血形质中第一纯厚之药”。
一、地黄的性味功效
地黄,又名芐、芑、地髓,鲜地黄、生地、干地黄、熟地黄、黄地根等。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等地。地黄可分为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性味各有不同:鲜地黄甘、苦,寒。生地黄甘,寒。熟地黄甘,微温。归心、肝、肾经。地黄性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功效。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地黄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慎用。《本草品汇精要》记载:“地黄忌萝卜、葱白、韭白、薤白”,故应尽量避免同时服用。
地黄化学成分主要有环烯醚萜及其苷类、紫罗兰酮类、苯乙醇苷类、糖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地黄对甲亢阴虚证、肾上腺皮质激素阳虚、血糖、血凝及血流变学均有影响,并且有生血、降压、抗辐射损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强心利尿、镇静催眠、保肝、抗炎及抗氧化作用。
二、地黄的临床应用
在临床配伍地黄多分为生黄和熟地黄,功效大不一样。
生地黄常用配伍有:1、配酸枣仁,酸枣仁能养心阴,益肝血而安神,二药共达补养心肝之血而宁心神,补肾阴以上济于心;2、配百合,百合清气分之热,生地黄泄血分之热,行血分之滞,气血同治,心肺同治,共调百脉;3、配赤芍,赤芍能清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二药配伍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力;4、配黄芩,黄芩之苦燥受生地黄之甘润所制而不伤津,相互为用,清热凉血止血之功著;5、配黄连,生地黄甘寒养阴而不腻滞,黄连苦寒泻火而不伤阴,生地黄滋培下焦之阴,黄连清解膈上之热,复水火既济之用,滋补肾阴以治本,清上焦燥热以治标;6、配石膏,石膏清中能透,外解肌热,内泻胃火,长于泻气分实热;二药相配,攻补兼施,清火与滋水并用,共奏滋阴泻火之功;7、配玄参,生地黄长于凉血止血,玄参长于泻火解毒。二药相须为用,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力倍增;8、配木通,木通得生地黄,则利水而不伤阴,生地黄清心有利于木通清小肠之热,心与小肠相表里也。
熟地黄常见配伍应用:1、配山药,熟地黄滋补肝肾,山药益肾固精,补脾益阴。二药伍用,滋阴补肾,固精止遗之功益彰;2、配山茱萸,熟地黄为“延龄之妙味”,大补肾中元气。山茱萸乃“益阴之圣药”。二药伍用,一补一敛,有滋肾养阴,固涩精气的作用;3、配肉桂,动静配对,滋阴助阳。二药伍用,动静相兼,刚柔相济,滋阴助阳,阴阳互根,阴中求阳,阴阳并调;4、配鹿角胶,鹿角胶味甘咸性温,益肾生精,壮督强腰,二药伍用,阴阳双补,益肾养肝荣筋;5、配人参,人参补气培元阳,熟地黄养血益元阴,二药伍用,益气补血养阴,气血双补;6、配当归,当归为血中气药,二药伍用,一走一守,为补血活血,调理冲任,增强了滋阴补血,益肾平喘之功效。总之,地黄在临床上用法极其广泛,此处只是挂一漏万。
春节将至,送大家一幅中药对联:上联:神州处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下联:春风时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横批:红梅迎春。
许建阳
于朗麓耕耘学斋
202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