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朴晚须成大器——厚朴
乌头早续杏林春,远志高标更除尘。
厚朴晚须成大器,从容金尚德闲身。
百年阴德当归后,六枝神功独活人。
别去将军应念我,天南星斗望户深。
——高拱(明)
今天(2023.10.16)是深圳大学总医院中医科,值得记住的好日子!
深圳大学总医院中医学科实现了中医科门诊、中医科病房和中药房,标志了深圳大学总医院中医学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平台和新的高度!
淳厚与质朴是中国人一向赞美的品德,有一种中药完美诠释了这一品德。厚,是淳厚的厚;朴,是质朴的朴,它便是 “厚朴”,《本草纲目》记载因为木质朴而皮厚,故称之为“厚朴”。上面的这首诗是明朝嘉靖宰相高拱,为名医尹巨川所写的一首《赠御医尹巨川》七言诗。目前为河南省郑州市博物馆镇馆之宝的一块墓碑,高2米许,碑座已失,用行书刻着书法遒劲挺拔,该诗每一句中都嵌有一味中药名,为乌头、远志、厚朴、从(苁)容、当归、独活、将军(大黄)、天南星,寓意深刻,令人赞叹不已。高拱(1512—1578),明河南新郑人,字肃卿。嘉靖二十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穆宗为裕王时,拱为侍讲九年,甚受器重。累官礼部尚书。由徐阶荐为文渊阁大学士。穆宗即位,进少保兼太子太保,以大学士兼掌吏部事。明朝中期内阁首辅。高拱素好读书,为文不好词藻,而深重有力。他著述甚富,有《问辨录》、《春秋正旨》、《本语》、《日进直讲》及后人辑为《高文襄公集》等。
一、厚朴的性味功效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厚朴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以树皮、根皮、花蕾入药。厚朴首载于现存最早的中医药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归为中品,谓其“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东汉名医张仲景根据临床经验,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15首方剂使用厚朴,并有6首方剂以厚朴冠名。厚朴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等地区。其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之功效。主治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等疾病,本品辛苦温燥,易耗气伤津,故气虚津亏者及孕妇当慎用。厚朴树皮、根皮、花、种子及芽皆可入药,以树皮为主,为中药,有化湿导滞、行气平喘、化食消痰、驱风镇痛之效;种子有明目益气功效,芽作妇科药用。
现代医学对厚朴的应用更为广泛,常见的藿香正气水、半夏厚朴丸、厚朴温中丸、保济丸等都含有厚朴组分。厚朴花为近代使用的中药,以干燥花蕾入药。据考证,厚朴花入药最早载于1936 年出版的《饮片新参》,曰其“抱蕊形,色紫黑;温香微苦,宽中理气,治胸闷”。自1963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厚朴花后,历版的《中国药典》均有记载。化学成分厚朴树皮含厚朴酚、四氢厚朴酚、异厚朴酚、和朴酚、挥发油;另含木兰箭毒碱。
二、厚朴的配伍运用
2003年春季,非典(SARS)肆虐时,“达原饮”曾发挥了重要防治作用。2019年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达原饮”再次流行。“达原饮”出自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它适用于瘟疫的早中期,具有“散郁化湿、清热养阴”之功效。厚朴是“达原饮”方剂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该论著中“三消饮”“承气养荣汤”等方剂中重要的中药组方。
临床上,厚朴常与其它中药配伍运用:1、厚朴是治疗梅核气的要药,常与半夏配伍如半夏厚朴汤;2、厚朴是下气宽中,消积导滞之品,常与枳实,大黄同用如厚朴三物汤;3、厚朴也可配伍大黄,枳实,芒硝即大承气汤,以达峻下热结,消极导滞之效;4、厚朴苦燥辛散,常与行气,燥湿,消积,为消除胀满之要药,常与苍术,陈皮等同用,如平胃散;5、厚补能燥湿化痰,降气平喘,对于素有喘病,因外感风寒而引起者,可以桂枝,杏仁等同用,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厚朴与苏子、橘皮等配伍,降逆平喘,治疗痰湿内阻,胸闷喘咳,如苏子降气汤。
《本草纲目》记载:厚朴具有温中下气、燥湿消痰的功效。主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等症。厚朴花大,芳香美丽,是经济价值较高,观赏性极佳花木。厚朴树干笔直,花朵开放时呈白色,花朵开放过程当中有一种含苞待放的朦胧美,因此人们说它的花语为纯情的爱。
许建阳
于朗麓学斋
202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