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个搬家动静如此之大
——《稚川移居图》
冲虚古观会仙桥,
筑灶炼丹著书妙。
拨云禅林华首寺,
忽闻鹿鸣黄花蒿。
许建阳题记
2011年保利春拍古代书画,《稚川移居图》以1.6亿元的起价,经过十余分钟的激烈叫价,最后以3.5亿元落槌,并以4.025亿元的成交价成交,打破了中国古代书画牌面世界纪录,迄今为止中国古画派拍卖史上最昂贵的拍品。就是这一幅“搬家图”。一副4亿多的古画,画的是谁?谁画的?到底好在哪?
一、图中画的是什么
《稚川移居图》描绘了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携带家眷移居罗浮山,修道炼丹的故事。全画构图繁复,但层次井然,飞瀑、山径引导观者的视线层层深入,使画面气脉贯通,虽满而不迫塞,层次与明暗的处理使全图充满生趣。描绘的对象有山水、房舍、树木、人物等。画前桥头,葛洪身着道服,手执木杖,左手携一鹿,正在回头观望,身后老妻骑牛抱一小儿,有二童跟随。画中重山峻岭,清溪小泉,茂林丛树,山顶坳间有茅舍房屋,曲径通幽,山坳间小路有人漫步,屋舍旁烟岚浮动,环境幽深,杳不可测,望之郁然深秀。画的上端两山之间有数椽村舍,当为炼丹居住处。画卷取全景式构图,强调众多山形所造成的一种整体气势和气氛。画面左角空出一小块水面,其余各处都布满了山石树木,使景致显得格外丰茂华滋。此画以山水为主体,构图繁复,重岩迭嶂,丹柯碧树,飞瀑流泉穿插其间。 画卷上方留白处,依稀可见王蒙题款,以及七位重量级名家的题诗。
二、画中主人翁是谁
画中主人是葛洪先师,葛洪(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肘后方》等。东晋传奇人物,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思想渊深,著作弘富。三栖跨界看破红尘,医学理念领先世界千年。“中国神药”——青蒿素,屠呦呦教授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最高奖,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世界最高奖。屠呦呦说在研发的最关键时刻,是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疗疟疾的记载给予她灵感和启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
三、此图的画家是谁
画家是元末明初画家王蒙,王蒙(?-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的外孙。王蒙出身画坛世家,其家庭背景显赫,从小便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早年受赵孟頫影响,之后与黄公望、倪瓒等名家交往甚密,得到黄公望指点。后做过闲散小官,元末弃官归隐黄鹤山。入明后,放弃隐居生活,任泰安知州。那葛洪搬个家和王蒙有什么关系呢?没什么太大关系,只因二人是同道中人。王蒙曾做过官,后因社会动乱,朝政衰弱,产生了归隐的念头。可又没办法像他一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于是把葛洪作为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和灵魂偶像,想做他那样的世外高人,就画了这幅隐逸山水画。
四、图为何弥足珍贵
该画之所以弥足珍贵大概有以下几点:1、王蒙一生崎岖波折,元弃官,明出仕,师承赵孟、董源等人,集百家之所长,形成了一套自身独特的绘画技巧。2、元代的山水画具有理想主义风格,而明朝的山水画则是追求写实,他的这幅作品则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既有写实,又是虚幻,是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高度结合,象征着一个时期的完毕,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3、有七位大人物的题诗。4、葛洪是儒道合一的医药学家,在世界古代科学的史册中已有记载。自古以来,国内外的学者都给予了葛洪很高的评价,甚至有英国科学家称其为“公元4世纪最著名的炼丹士。”是预防医学的先驱和传播者,其著作《肘后备急方》至今对医学上仍然具有指导作用。
总之,稚川先师是岭南中医沙河学派的的鼻祖,今年教师节(9月10日)我们将前往罗浮山祭拜葛洪先师活动。穿越历史的时空,葛洪悬壶济世的精彩瞬间和传奇色彩片段,永远定格在人们的心中。
许建阳
于朗麓学斋
202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