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前话艾叶  ——大自然馈赠人类的仙草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3-06-16 15:51 阅读量1033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端午节前话艾叶

——大自然馈赠人类的仙草

愿人生,常醉饱,百年中。

独醒竟复何事,憔悴佩兰翁。

我有青青好艾,收蓄已经三载,

疗病不无功。从此更多采,莫遣药囊空。

                                ——王旭(元)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每年五月初五,其中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艾叶石菖蒲、熏苍术和喝雄黄酒风俗是相同的。

一、艾叶的功效作用

艾叶为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艾叶为灸用材料,别名蕲艾、灸草。又名冰台。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的干燥叶。各地均产,湖北蕲州产者称蕲艾,河北产者称北艾,浙江四明产者称海艾。《诗经·王风》:“彼采艾兮”注:“艾所以疗疾。”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艾叶用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等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艾叶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功效。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种妇科良药;主治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 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脱皮。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阴虚血热者慎用艾叶。苦酒、香附为之使。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

二、艾叶的风俗习惯

端午时节,天气逐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百毒齐出,端午节给门上挂一把艾叶的习俗,艾草是一种可以治百病的药草,插在门上用来祛除各种毒害,以避邪驱瘴。艾叶用于治病,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谚语。艾叶最多的用途是灸,并与“针”齐名,共为“针灸”疗法,艾叶的辛散芳香气味与医疗作用有关。研究表明艾叶燃烧产生的烟对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以及空气消毒作用。

艾叶在民间的应用也十分普遍,如成年人一旦受风寒咳嗽,用一簇艾煎汤洗脚。用时把艾叶切成九片,葱三五根,煎汤温服,取汗,即可告愈,妇女痛经,经行不畅,小腹坠痛等用熟艾制成围兜,兜其脐腹,起到温宫散寒的效果。由此可见,端午节门前悬挂艾叶,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有利于健康卫生习惯的。

总之,“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本草纲目》)。这就说明艾叶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艾叶是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大自然馈赠人类的仙草。

许建阳

于学苑1098

2023.6.16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