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说文解字中医系列之二十三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3-06-02 16:09 阅读量1312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说文解字中医系列之二十三

时命虽乖心转壮,

技能虚富家逾窘。

劝君韬养待征招,

不用雕琢愁肝肾。

韩愈(唐) 

雕肝琢肾成语,出自韩愈的《赠崔立之评事》诗。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孟县人。因其郡望在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张“以文为诗”,作诗力求新奇,且多议论。因言关中旱灾,触怒权臣,被贬为阳山令;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大力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全唐诗》存其诗十卷,有诗文合编《昌黎先生文集》。意思是比喻写作的刻意锤炼。

一、肾作强伎巧源流

肾(腎)是形声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上「臤」下「肉」。篆文从肉、臤声。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小篆从肉(月),臤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腎”。简化后写作“肾”。本义身体上一个主引水气,灌注诸脉的器官。如:《释名》:“肾,引也。肾属水,主引水气,灌注诸脉也。”《说文·肉部》:“腎,水藏也。从肉,臤声。”(腎,属水的脏器,从肉,臤声。)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强,有三种读音:qiáng、qiǎng、jiàng。甲骨文字中有“强”字或者是与之相关的“彊”有关。“彊”,甲骨文的字形是由弓和两块田组成的会意字。金文和篆文的字形把畕改成加了三横的“畺”。是指两块田之间的疆界。“彊”的本意是指弓的强有力,引申为强迫的意思。“强”,初见于秦系简牍时代,“强”字本义是一种米虫,是一个会意字。其古文字形右下方像一条虫的形状,说明“强”最初与虫有关;左边和右上方组成一个“弘”字,“弘”有大的意思,这里是说这种米虫数量众多。

伎,形声字。从人,支声。本义指党与,同党的人。造字法为形声:从亻、支声。基本汉字。伎,技巧,才能的意思。《说文解字》:“伎,與也。从人支聲。”巧字是形声字,从工,丂声。“工”字,在古文中像是一把斧子的形状,表示与工具技能有关,表义。始见于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本义是技巧、技艺。后由本义引申为灵巧、工巧、精致、美妙和擅长之义。后由灵巧义又引申为巧诈、虚伪,由美妙义引申为恰巧之义。《说文·工部》:“巧,技也。从工,丂声。”

二、肾脏的生理病理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其经脉与膀胱相互络属,互为表里。肾在体属骨,骨生髓充于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管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肾又主水,并有纳气的功能。

肾的主要生理病理特点有三方面:主蛰藏;肾水宜升;肾恶燥。

1、肾主蛰藏。肾主蛰,以越冬虫类伏藏喻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精气之生理特性,固封,固摄,藏住和盛纳人体的精气,固摄大便小便,冲任等方面。肾气封藏作用好,精气就越充盈,身体的各项机能就旺盛;如果肾气封藏失职,人体就会出现遗精滑精,呼吸表浅喘息,遗尿甚至大便小便失禁;女子带下不止,崩漏,滑胎等。

2、肾水宜升。肾在五行中属水,又居于人体下部,肾气宜升不宜降。水能上济滋润和调和心火,一上一下水火既济,调和身体平衡。肾中精气又含有肾阴,肾阳两部分。肾阳又能鼓动肾阴与位于人体上部的心气交感互济,维持人体阴阳水火的协调。若肾阳虚衰,无力鼓动肾阴上济心阴以制心火,也可致心火偏亢,临床常见心烦,失眠等症。若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济心阴制约心火,可导致心火偏亢。

3、肾恶燥 。肾在五行中属水,肾为水脏,主水,主藏精,主津液,故喜润不喜燥。燥胜则容易伤人体津液,津液枯涸,容易使肾阴亏耗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综观上述,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管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肾又主水,并有纳气的功能。肾之病理变化,虚多实少。其寒为阳虚之病,其热为阴亏之变,故肾虚之害,分为阴虚和阳虚两类。阴虚或阳虚之极,又可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之害,终致阴阳两虚,精气俱伤。

许建阳

于学苑1098

2023.6.2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