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洪与覆盆子
褐枝花开三心叶,
匙瓣果结多汁液。
缩尿补肾红晶果,
养肝明目固精涩。
许建阳题记
葛洪(283—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道教领袖,内擅丹道,外习医术,研精道儒,学贯百家,思想渊深,著作弘富。所著《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等著作。晚年隐居于罗浮山中,此地素有百粤群山之祖、蓬莱仙境之称。其中“稚川丹灶”、“洞天药市”、“东坡啖荔”、“安期天饮”等不少的历史佳话,神奇幽胜,风流华夏。还有当代“青蒿之源”、“葛洪博物”、“东江风云”等现代风采,名传世界,惠及苍生。葛洪不仅对道教理论的发展卓有建树,而且学兼内外,于治术、医学、音乐、文学等方面亦多成就。在医学和制药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在文学上也有许多卓越的见解。《历代名医像赞》:“陷居罗浮,优游养导,世号仙翁,方传肘后”。
一、覆盆子名字的由来
关于覆盆子名字的由来有很多典故,这里只说与葛洪有关的。葛洪出身江南士族,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葛玄曾师从炼丹家左慈学道,号葛仙公,以炼丹秘术传于弟子郑隐。葛洪约16岁时拜郑为师,因潜心向学,深得郑隐器重。
青年从军转战南北,中年后听闻交趾出产丹砂,自行请求出任勾漏(今广西北流县)令。赴任途经广州,当时刺史邓岳表示愿供他原料在罗浮山炼丹,葛洪遂决定中止赴任的行程,从此隐居于罗浮山。据说,老年的葛洪因过度操劳,夜尿频频,起夜无数,严重影响睡眠,精神颓萎。葛洪为此翻山越岭,尝百草、品野果,一日他突然发现像桑葚一般通红的野果。因为饥渴,葛洪就摘了些许吃下,味道酸甜滋味尚佳,出人意料的是,葛洪当天夜尿症的状况有明显改善。几番试验,葛洪发现这野果堪称仙品,老年人食之能补益肝肾,成年人食之益肾固精、起阳痿,对肾虚遗尿、小便频数、早泄、遗精滑精、女子阴气不足均有神奇的作用。于是葛洪便给这个收水缩尿的神秘野果取名“覆盆子”,意思是服此仙果后,晚上起夜时,小便的力量直接把尿盆冲翻而倾覆。另外,晚上不用尿盆了,可以把尿盆翻覆过来放置。如《本草衍义》记载:“益肾脏,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如此取名也。”
二、覆盆子功效和作用
覆盆子是一种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木本植物,是一种水果,果实味道酸甜,植株的枝干上长有倒钩刺。覆盆子有很多别名:悬钩子、覆盆、覆盆莓、树梅、树莓、野莓、木莓、乌藨子。国外称为红树莓,由于其色美味香,口感独特,且对多种现代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黄金水果”、“贵族水果”、“水果之王”、水果“阿司匹林”。
覆盆子具有固精缩尿、补肾涩精、养肝明目功效。临床配伍应用,配补骨脂:壮阳固精。补骨脂功能补火壮阳,兼可收涩,配用覆盆子,则相须为用,使强肾而无燥热之偏,固精而无凝涩之害;配益智仁:温肾止遗缩尿。益智仁能散寒固涩,配覆盆子之甘,辛甘化阳,使其益火暖肾、固精缩尿之力增强;配桑螵蛸:滋阴助阳,固精缩尿。桑螵蛸甘涩咸平,覆盆子甘酸微温,二药并走肾经,皆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常相须为用,覆盆子得桑螵蛸,助阳之力加强,桑螵蛸得覆盆子,其滋阴功效益彰;配巴戟天:补肾壮阳。巴戟天为温补肾阳之专品,配覆盆子之滋养真阴,则一阴一阳,相得益彰。
总之,覆盆子不仅养生保健功效神奇,其名字来源同样充满传奇。
许建阳
于学苑1098
20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