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启蒙教育医学家——陈修园
内难神农伤寒兴,
女科要旨长沙评。
时方妙用从众录,
医学实在三字经。
许建阳题记
平时朋友聚会之间,经常被问及如何学习中医?从哪本书开始?一般情况下,我往往会推荐陈修园的《医学三字经》:“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这就是中医学启蒙之作《医学三字经》的开篇。医学三字经,三字一句,字字珠玑,合辙押韵,不仅易诵、易记、易懂,且深入浅出,蕴含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被视为最佳的中医入门之作。
一、人物生平事迹
陈修园(1753~1823),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念祖,字修园,又字良有,号慎修。长乐(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自幼苦攻经史,钻研医学,专心研究古代医学经典,颇有心得。见原书文辞深奥,遂加以浅注,或编成歌诀,著《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传世。陈修园注重古代经典的学习和研究。他认为《黄帝内经》在古代医学中的地位,犹如四书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其影响力万古不废;他尊崇仲景,笃信经方。他毕生致力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从原文入手,参以《内经》《难经》,条分缕析,撰《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这两本书言辞简练,深入浅出,说理透彻,其中不乏精辟论述和独到见解,是后世学习《伤寒杂病论》最著名的通俗注释本之一。陈修园著作很多,坊本有题名二十三种、三十二种、四十八种、五十种、七十二种的说法,多为开蒙普及读物,在学术观点上陈修园是典型的尊经崇古派。后世所编《陈修园医书》。陈修园晚年告老还乡后,在福建长乐嵩山“井上草堂”讲学,广收弟子,传授医学。作为陈修园的外甥,清末名将林则徐曾提出“近世业医者,无能出其右也”,认为他是当时最杰出的医学家。
二、重视医学启蒙
“学医之始,未定先授何书,如大海茫茫,错认半字罗经,便入牛鬼蛇神之域”,这是陈修园一生致力于医学知识普及的重要原因。他认为,学医之始,入门正则源头正宗,入门错则始终皆错。为此,他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为基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中心,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用通俗浅显的文句,以歌赋体编成《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时方歌括》《医学从众录》等书籍。《医学三字经》是仿效宋代王应麟《三字经》的体式所著,以三字为韵,用千余言概述医学源流、医学理论及常见病证治,有论有方有药,简明扼要,便于初学者背诵和概览全局。在《医学实在易》中,陈修园首先以四个易知,即“脏腑易知”“经络易知”“四诊易知”“运气易知”简述中医基础理论;其次按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详述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并在每种病之后,附以歌诀,提示要领;最后按各类疾病介绍方剂。《时方歌括》是陈修园选取张仲景以后的医家所创立的常用方108首,以歌括形式叙述方剂组成及主治,并详解配伍,还集录了历代名医的论述。
三、学术思想特点
1、尊经崇古,陈修园注重古代经典的学习和研究,尊崇经典,以经典为圭臬,其目的是在于告人守绳墨、有规矩,刻苦钻研中医基本理论;认为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中,辨证、立法、选方,才能真正不断提高学术水平。2、融合新知,治伤寒而创新,主张穷求经旨,以典籍为根基。在他的许多著述中,上自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的阐述,集先贤诸说,并自己心得体会;下及《时方妙用》、《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等。均广泛收集当代的有效方药,其创新之处。3、补偏救弊,医著从众而录,中国医学有一整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只有认真深入研究中医典籍,才能深刻理解中医学术的本质,找到其真谛。他苦心研究《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经》等经典著作,其著书立说的动机,显然是为了补偏救弊、改变当时的医风。
四、理论建树贡献
1、分经审证论伤寒,以分经审证“伤寒”作为研究《伤寒论》的指导思想。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核心,亦是辨证论治之大法。用分经审证的办法,使之纲举目张;以八纲辨证,条理井然。把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有机地结合起来,理法方药一线连通;2、阐发标本中气说,标本中气从化的理论,渊源于《内经》。其本来的意思是,用以说明自然界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明清之医家有的从这一理论引伸来解释病因、病机。陈修园阐明“伤寒”病因、病机,就是用标、本中气从化理论说道理的。这既指出六经经气的化病规律,又为辨证论治提供了依据;3、演释伤寒开阖枢,陈修园引用《内经》的“开阖枢”学说,以阐明伤寒病机的传变。对六经病变的机理,倡明伤寒病机的隐微;4、倡传经、直中寒热皆有,陈修园毕生寝馈于伤寒,对《伤寒论》的研究,除做了大量的整理、浅注、译释的工作之外,其理论上突出的创见,应推“传经直中寒热皆有论”。这是陈修园治伤寒之学的建树之一。
总之,陈修园承袭程朱理学的思想,受了徐灵胎和钱塘名医张志聪、张锡驹的影响,有其“崇古尊经”的一面,在其发皇古义之中,又吸取大量当代有效的时方,这又有其进步而不泥古的一面。他能融汇新知,并有所创新起到“补编救弊”的作用。陈修园是一位特别重视中医启蒙教育的医学家。
许建阳
于学苑1098
202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