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病没病防风通圣
——刘河间系列方之一
热病河间金元首,
表里气血三焦透。
方集五法融一体,
防风通圣百病谋。
许建阳题记
俗话说“有病没病,防风通圣”,防风通圣指的是中医的抗疫名方——防风通圣散,究竟它有何“通圣”之处?
一、防风通圣散组成
防风通圣散出自于“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刘完素(刘河间)所著的《黄帝素问宣明方论》,“外感宗仲景,热病崇河间”,刘河间作为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首,擅长治疗热性疾病,首创了“六气皆从火化”一说,称为“寒凉派”创始人。防风通圣散就是他的代表方之一。是表里双解剂,由防风、大黄、芒硝、荆芥、麻黄、栀子、芍药、连翘、甘草、桔梗、川芎、当归、石膏、滑石、薄荷、黄芩、白术组成,具有发汗达表,疏风退热功用,主治风热郁结,气血蕴滞证。憎寒壮热无汗,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舌苔黄腻,脉数。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过敏性皮炎、鼻炎、湿疹、痤疮、头面部疖肿、急性结膜炎、高血压、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等,属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者。
本方不计药引生姜共十七味药物组成,药物虽多但组方合于法度:防风、麻黄、荆芥、薄荷、桔梗轻浮发散,疏风解表,使风热从汗出而散,正如屋内炎热时,需要开窗揭被,郁热则容易消散;大黄、芒硝、甘草组成张仲景名方调胃承气汤,泻热通便,热邪从大便而解,好似釜底抽薪,从锅底抽出柴火则锅中沸水才易凉下来;栀子、滑石清热利湿,引热由小便而出;黄芩、连翘清热泻火解毒,譬如以水浇烈火,则火势骤减;石膏甘寒清热,生津止渴,服之热病烦渴即消;川芎、当归、白芍养血活血,白术、甘草健脾益气,祛邪时兼以扶助正气、调理气血。全方兼有中医发汗、泻下、利水、清热、补益五种治法,清热为主,补泻兼施,发汗不伤表,攻下不伤里,保证了方剂安全有效。中医历来重视风邪,“风为百病之长”,容易侵犯人体,当患者在外感受了风邪,体内有热,上下内外都是实证,症状多表现为发热、恶寒的表证和口苦舌燥、咽喉不利、心烦腹胀、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里证,即我们常说的“表里同病”,表里都有热,而本方是“表里双解”的代表,双管齐下,解表清热、泻下清热同时治疗,热证迎刃而解。药物配伍虽然多样,却与“防风”息息相关,“防风”既是主要用药,也强调防御外邪的重要性;其配伍特点是上下分消,表里交治,而能散泻之中犹寓温养之意,所以汗不伤表,下不伤里也。本方用于风热郁结,气滞蕴滞证,临床应用以憎寒壮热无汗,口苦咽干,二便秘涩,舌苔黄腻,脉数为辨证要点。
二、方集五法于一体
“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金元时期的医学界出现了学术流派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局面,形成了金元时代的医家争鸣。拉开金元医家争鸣大幕的领军人物就是河间学派的开山鼻祖刘完素。清代医学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讲到,中医方剂的治法讲究“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这八种方法,虽然很多的方剂并不是只有单一的一种治法,存在着多种治法同时具有的情况,但是在中医诸多的药方中,这个方剂几乎占据了八种治法的大半治疗方法,防风通圣散作为具有可以同时治疗表邪和里邪两种病邪的方剂,是表里双解剂的代表方之一,具有解表攻里、发汗达表、疏风散热的功效,是治疗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的重要方剂。
表里俱实证的患者,会有着这些临床表现:外有寒战,内有烦热,头目昏眩,眼睛也会觉得干痛,咽喉不利,甚至会觉得胸胁胀满,伴有呕吐,流涕和大便秘结等症状,这主要是因为人体外感风寒,但是脏腑内部有热邪蕴结,体内出现了表寒和里热同时存在情况。风热病邪通过人体的腠理,停留在肌肤,所以会感觉寒战;风热上升,侵犯头面,则出现晕眩;内部的热邪蕴结,使得我们的肺胃受到了损伤,影响肺的宣升肃降和胃的腐熟受纳。热邪过盛,会逐渐形成热毒,诱发疮疡肿毒和瘾疹等。所以对于这一类症状,需要通过疏风散热来解在表的邪气,泻热攻下来祛除内在的里实病邪。防风通圣散集“汗、下、清、利”四法于一体,分消表里邪热,同时兼顾气血,祛邪而不伤正。清代著名医家王旭高评价本方:“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故方名为“通圣”,可知方名“防风通圣”的深刻内涵。
三、防风通圣能治百病
在中医界,还有“有病没病,防风通圣”的说法,防风通圣散历经几百年而不衰,一直流传至今。有病没病难道都要吃防风通圣吗?其实这句话说明本方用途较广,既可治病又可预防疾病,而且突出了方剂祛邪不伤正、疗效显著的优点。雷丰《时病论》评价此方:“主治甚多,不能尽此,其药味表里气血皆备。”故有“防风通圣能治百病”之说。临床实践发现,防风通圣散在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荨麻疹、湿疹、神经或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及降血脂、血糖等方面均有一定功效。在预防方面,《黄帝内经》曾有“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说明人们经过一冬天的寒气蓄积在体内,日久化热,而春天气温回升,容易上火,气温变化无常,人们也最易感外邪,有内火、有外感,故春季患感冒、肺炎以及荨麻疹疾病逐渐增多,服用本方清热泻泻火、扶正祛邪,有效预防疾病发生。由于立春前后正是季节交替、阴阳转换之际,人们如果作息不规律,或劳累、熬夜,人体小宇宙跟不上自然界变化,出现一些难治的“节令病”,本方在解表、清热、泻下时调整人体气机,故有些地方的人们习惯在立春及前后一天均服此药,取其“天人相应”之理,有效预防了“节令病”的发生。
虽然“有病无病,防风通圣”,防风通圣散有着多种功效,但也不是万能的,并不适用所有人,不建议盲目服药。防风通圣散性偏寒凉,服药者需身体壮实,若气虚、容易出汗,或者素体虚寒、易腹泻便溏的人,服药后反而会加重病情。并且“是药三分毒”,长期服药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体质虚弱的人和怀孕期间的孕妇要谨慎使用。如果需用药时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防风通圣散歌诀: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
许建阳
于学苑1098
202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