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命名系列之二——再谈数字之美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2-06-01 17:33 阅读量1277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中医方剂命名系列之二

——再谈数字之美

          阿拉伯数字印度制,

          既是陌生来又熟悉。

          有理无理分虚实数,

          十进和十退谁人知。

                  许建阳题记  

数字分好几种,阿拉伯数字是最普遍的一种。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实际应该列为印度语言,只是先传播到阿拉伯,然后传向世界的,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数字,是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数字不单单包括计数,还有丰富的哲学内涵,数字在复数范围内可以分实数和虚数,实数又可以划分有理数和无理数或分为整数和小数,任何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形式。罗马数字,罗马人在希腊数字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记数方法。罗马人用字母表示数,Ⅰ表示1,Ⅴ表示5,Ⅹ表示10,C表示100,而M表示1000。这样,大数字写起来就比较简短,但计算仍然十分不便。

中文数字是以汉字的形式表示数字,有小写大写两种。小写: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恒河沙、阿僧祗、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大数、无边、无数、无知、无想、无觉、古戈尔;大写: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以上是数字十进位。还有数字十退位:分、厘、毫、丝、忽、微、纤、沙、尘(奈、纳)、埃、渺、漠(皮)、模糊、逡巡、须臾(飞)、瞬息、弹指、刹那(阿)、六德、空虚、清静(仄)、阿赖耶、阿摩罗、涅盘寂静(攸)。

一、“百”众多特指百倍

百,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数词一百,即《说文解字》:“百,十十也。”后引申为所有的、众多的,又特指百倍。甲骨文已经出现,古初以白为百,后乃为造专字。“百”字在殷商时代并不统一。西周至春秋,趋于整齐与稳定。《说文》整理作“从一、白(zì)”,白(zì)实白之讹。隶变后楷书作“百”。本义指数字一百。后泛指数量大。本义指数字一百。后泛指数量大。

百部汤出自《外台》卷九引《古今录验》,由百部、生姜、细辛、贝母、甘草、杏仁、紫菀、桂心、白术、麻黄、五倍子组成。具有润肺止咳功效。主治咳喘,昼夜不得眠,两眼突出;百解汤方剂出处《圣济总录》卷二十二,由前胡、柴胡、甜葶苈、半夏、麻黄、羌活、独活、桔梗、人参、陈橘皮、白术、枳壳、甘草(炙,锉)、白茯苓、芎、石膏(碎)、杏仁各等分组成。主治中风伤寒,身热头痛,肢体烦疼;百和汤出自《医钞类编》卷七,由生地、当归、白及、骨碎补、鹿茸、续断、首乌、炙草组成,主治跌扑损伤。

其他以“百”命名的方剂还有百风汤、百和汤等。

二、“千”古今未变极多

“千”,指事字(一说象形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为十个一百,这一基本意义古今未变;引申指“极多”;又引申指“田间小路”;也形容“青色的样子”或“光色鲜明的样子”;后借作国际单位,如千克等。《说文》以为“千”字“从十,从人”是不确的。甲骨文中的“十”字没有写作“十”形的。把“千”字分析为从一、人声比较合理。

千金苇茎汤出自《外台秘要》卷十引《古今录验》。由苇茎、薏苡仁、桃仁、瓜瓣组成。功效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主治肺痈。咳吐腥臭黄痰脓血,胸中肌肤甲错,隐隐作痛,咳时尤甚,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脉滑数。现用于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百日咳等属于肺热者。本方为治肺痈名方。方中苇茎甘寒轻浮,清肺泻热为君;瓜瓣化痰排脓为臣;桃仁活血祛瘀,薏苡仁清肺破毒肿,共为佐使。方中苇茎一药,现代临床上多用芦根,是古今用药习惯不同。瓜瓣一药,《张氏医通》认为“瓜瓣即甜瓜子”,《温热经纬》则云:“瓜瓣即冬瓜子”。后世多用冬瓜子,二者功用相近。四药合用,共成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之功。肺痈未成或已成者均可使用。歌诀:千金苇茎生薏仁,瓜瓣桃仁四味邻。吐咳肺痈痰秽浊,凉营清气自生津。

其他以“千”命名的方剂还有千金散、千捶膏和千斧丸等。

三、“万”众多极大极多

万简体“万”和它的繁体(“萬”)最早分别为两种不同的字形。萬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像蝎子,后来另造形声字“虿”(读作chài)表示“萬”的本义,而万假借为数词,万是极大的数字,所以万也指数量极多。“万”亦始见于甲骨文,本义不明,至春秋战国时期仍作为数量词在使用,在这个意义上与“萬”同义。由于“万”早在甲骨文中就被假借作数词,而后又引申出众多的、极、极大、极多等意思。简体“万”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但构型本义不明,有人认为是“亥”的分化字,至春秋战国时期仍作为数量词在使用。

万金汤出自《宋氏女科秘书》,由肉桂、陈皮、干姜、当归、茯苓、枳壳、甘草、厚朴、半夏、桔梗、白芷、芍药、苍术、川芎、麦芽、山楂、乌药、香附组成。主治治产后发热;万氏化斑汤出自《麻科活人》卷二。由玄参、知母、石膏、牛蒡子、麦冬、淡竹叶、桔梗、甘草组成,主治麻痘。万灵汤出自《圣济总录》,由罂子粟、甘草组成,主治赤白泻痢,腹部疼痛,里急后重。

其他以“万”命名的方剂还有万病汤、万应丸、万痊膏是等。

三、“亿”极多极大满等

汉,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yì,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本义指安;篆文由“人”、“言”、“中”和“心”构成,后三个字符合起来表示心中的想法用语言都说出来了,由此产生全部的含义,整个字的意思是全部的人,由此成为特大的数目单位;汉字隶定时改由“人”和“意”。意思是心中想象的那么多人。言外之意是现实中还没见到过的那么多的人,由此成为特大的数目单位。简体“亿”字是形声字,“人”字表意,“乙”字转声表音。引申义还有极多、极大、满等。

万亿丸由巴豆霜、朱砂、神曲组成,功效宽胸消滞,通利大便。主治气滞胸满,胃口胀痛,积聚痞块,大便燥结。用药禁忌:孕妇忌服。

四、“兆”万亿兆头亿亿

兆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象形字。最初从龟甲被火灼而出现的裂纹状象形而来。由于兆与涉字形相近,有共同的河流之象,义相关,音相近。故在西周时,有的古文字偏旁(如姚字)以涉代兆,但并不能看作兆字发展的主流。因为到了战国时代,只有少量的字以涉为兆,绝大多数的字是在商代结构基础上的发展。此字本义指古人占卜时烧灼甲骨所呈现的预示吉凶的裂纹,引申指预兆、兆头。后用作动词,指预先显示。另外还用作数词,泛指较大的数,一指一百万,一指万亿,一指亿亿,又泛指多。《说文》本义为兆纹,引申指预兆、兆头。

兆誉隆坤宝丸是一个中成药,该药由滋补肝肾的何首乌、地黄、枸杞子、女贞子、覆盆子等;补血行血,舒筋活络的当归、白芍、鸡血藤;清热凉血的赤芍、地骨皮、白薇;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知母、黄芩;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桑叶、菊花;镇静安神的珍珠母;养心安神的酸枣仁组成。共同起滋补肝肾,养血安神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可改善睡眠障碍,缩短入睡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

五、“京”高大墙高房高

京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高大的建筑物,本义为建在高处的房屋。作形容词指高大。由于国都多建在高地上,所以“京”又指国都、首都。象形文字。甲骨文的“京”字,描画的是一个高楼的形状,高台之上建有高高的房子。可能是用于观察敌情的瞭望塔,一说为人工堆积而成的高大土丘。“京”有高大的含义,是取其墙高、房高这一特怔;将国都叫做“京”,也是取其大的含义。受古文字体影响,一些书法作品中的“京”字中部多出一横,写作“亰”。现代规范写法的“京”字中部没有多出一横。

京三棱汤出自《圣济总录》卷七十三,由京三棱、木香、甘草、、蓬莪术、藿香叶、乌药、茴香子、赤茯苓组成。主治痃癖冷气,积滞不消,胸膈痞闷,不思饮食。京万红软膏本品为烧烫伤类非处方药药品。由地榆、当归、桃仁、紫草、金银花、五倍子、白芷、血竭、木鳖子、冰片、罂粟壳、地黄、黄连、血余炭、棕榈、半边莲、土鳖虫、白蔹、黄柏、红花、大黄、苦参、槐米、木瓜、苍术、赤芍、黄芩、胡黄连、川芎、栀子、乌梅、乳香、没药等组成。功能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主治轻度水、火烫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

以数字命名的中医方剂丰富多彩,甚至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及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命名。

                              许建阳

                              学苑1098

                                2022.6.1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