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许建阳医生 发布于2022-05-23 16:57 阅读量1273

本文由许建阳原创

甲状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风热肝郁瘿瘤病,

                    痰瘀互结颈前硬。

                    本虚标实夹杂证,

                    攻补兼施症瘕净。

                            许建阳题记  

甲状腺炎(thyroiditis)是由各种原因(自身免疫、感染、放射损伤、药物及创伤等)导致的一类累及甲状腺的异质性疾病。女性多见,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较大,甲状腺功能可正常,可亢进,可减退,有时在病程中三种功能异常均可发生。按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按病因分为感染性、自身免疫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等。其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最为常见,又可分为桥本甲状腺炎、萎缩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以及产后甲状腺炎等。

甲状腺炎中医大多归属瘿病范畴,唐朝有海藻、昆布等含碘中药对瘿病治疗的记载,认为其病因主要为饮食缺碘。宋代将瘿病分为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五大类,发展至明朝,气血凝滞为瘿病病机的说法尤为盛行,在用药上开始注意使用当归、川芍等活血化瘀之药。随后学者认为气滞、痰凝、痰瘀互结阻于颈前为基本病机的瘿病辨证理论,在辨证上辨痰浊来源为瘿病辨证之首。许多医家结合生活起居、饮食环境等诸多因素,提出了不同的辨证思路,如分期辨证、分型辨证、注重补虚为主以及伏邪阻络辨证。甲状腺炎的中医辨证如下:

1、风热犯表:症见恶寒发热,热重寒轻,头痛身楚,咽喉肿痛,颈项强痛,可向下颌部放射,口干咽燥,渴喜冷饮,咳嗽痰少而粘,自汗乏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利咽止痛,方选银翘散加减;

2、肝郁化火:症见瘿肿灼热而痛,心烦易急,咽部梗阻感,口渴喜饮,食欲亢进,双手细颤,失眠多梦,乏力自汗,女子则见经前乳胀,大便不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而数。治以舒肝解郁、清肝泻火,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

3、阴虚阳亢:症见瘿肿而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心悸不安,自汗盗汗,声音嘶哑,舌质红,少苔或黄苔,脉弦细数。治以滋阴潜阳,方选六味地黄丸和二至丸加减;

4、痰瘀互结:症见瘿肿而坚硬,压之疼痛,咽部不适,胸闷纳呆,或咳吐痰液,舌质偏暗,或有瘀斑,苔白,脉沉涩。治以活血祛瘀、化痰散结,方选半夏厚朴汤加减;

5、气血亏虚:症见瘿肿,面色白,神倦乏力,体虚易感冒,纳呆便溏,气短懒言,口干咽燥,头晕目眩,腰其酸软,失眠多梦,舌淡苔薄,脉沉细。治以益气养血,方选八珍汤加减。

6、其他疗法:金黄散,以水兑凡士林调成糊状,外敷局部,每日1-2次,有消炎镇痛,消肿散痛之效。

终上所述,该病辨证论治重点在于,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气滞、痰凝、血瘀等是主要病理因素,治疗上强调疏肝理气,祛痰除湿,活血化瘀,散结消肿。

许建阳

于学苑1098

2022.5.23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