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应归奇恒之腑刍议
非脏非腑甲状腺,
有藏有泻奇恒府。
心肝脾胃肺肾冲,
平衡阴阳调任督。
许建阳题记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形似蝴蝶,犹如盾甲,故名甲状腺。中医对于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认识在《内经》中已有较为详细载述,但对甲状腺记述甚少。关于其脏腑归属关系,目前未能从以脏腑为核心的局部与整体观上全面、系统的认识,近年对奇恒之腑理论研究较为全面研究,也仍未将甲状腺列入其中。我们对甲状腺解剖、生理、病理及其疾病的文献分析和临床治疗经验总结,提出了“甲状腺归奇恒之腑”学说。
一、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中医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在现象、征象,来研究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1、五脏,即是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指胸腹腔内之组织充实致密,并能贮存、分泌或制造精气的脏器。从形象上看,五脏属于实体性器官;从功能上看,五脏是主“藏精气”,即生化和贮藏气血、津液、精气等精微物质,主持复杂的生命活动。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五脏除贮藏精气外,还藏神,如《灵枢·本藏篇》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故又有“五神脏”之称。
2、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个器官的合称。从形象上看,六腑属于管腔性器官;从功能上看,六腑是主“传化物”,即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主要是对饮食物起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一般认为五脏主藏精气,六腑传化糟粕。故《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3、奇恒之府:即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者合称奇恒之府。奇者异也,恒者常也。《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其共同特点是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奇恒之腑,除胆属六腑外,都没有和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但有的与八脉相联系。奇恒之腑在女子为女子胞,男子为“精室”(明清医学家补充)。
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精神意识活动分属于五脏。加上六腑的配合,把人体表里的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甲状腺与脏腑经脉
《扁鹊心经》“学医不知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作为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甲状腺通过经脉及其所属,使甲状腺与脏腑之间构成了有机的整体。
1、经络方面,《内经》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肺脉属肺,至喉部;大肠脉从缺盆上颈贯颊;胃脉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脾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心脉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小肠脉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肾脉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肝脉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甲状腺通经络联络脏腑而发挥作用;“任脉者,会于咽喉;督脉者,入喉上颐环唇;冲脉者,会于咽喉。”冲任督三脉下系胞宫,上连甲状腺,其气血促使胞宫和甲状腺发育并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外,还有隶属于经脉的经筋、络脉和皮部。可见心肝脾肺肾五脏之经脉,以及胃大肠小肠经脉均至该部,督冲任等脉亦至此处。以上这些经脉及其所属,是沟通甲状腺与脏腑的重要途径,使甲状腺与脏腑之间构成了有机的整体。
2、五脏六腑方面,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心主血脉、主藏神,心与汗有密切关系,其华在面,开窍于舌;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其华在皮毛,开窍于鼻;脾主运化、统血、升清、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肝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肾主藏精、主水液代谢、主纳气、主骨、髓、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二阴。六腑,即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胆为中精之府;胃为水谷之海,仓廪之官,腐熟水谷,为后天给养来源;小肠主化物而分别清浊,为受盛之官;并使糟粕中的水分归于膀胱,渣滓归于大肠;大肠主传泻糟粕,是水谷废物排泄的通路。从胃的受纳、腐蚀及脾的运化,经过小肠的分别清浊,后由大肠排泄,构成一个水谷运化、吸收、排泄的过程;膀胱藏津液,司小便;三焦沟通水道“决凛之官”,即是水道外出的道路。
中医认为人体是以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组织,通过经络系统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又通过共同协作完成整体和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三、甲状腺的生理病理
甲状腺通过经脉及其所属,使甲状腺与脏腑之间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其能辅助五脏,协同督任冲三脉,促进气化,疏泄调理气机,维持形神正常发育和协调全身阴阳平衡。
1、促进气化,气化就是指精、气、血、津液等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甲状腺能促进脾胃消化水谷之精微,变化为精气,再变化为人身的精、气、血、津液。其功能太过则善食易饥,不能转化为精血,反而耗血,引起人体消瘦。甲状腺保持水液平衡,与脾、肺、肾三脏功能关系密切。其功能太过,则水液流失过多;若功能不及,则水液潴留,形成水肿、痰饮。
2、疏泄作用,肝主疏泄,对各脏腑组织的气机升降出入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并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冲任二脉与足厥阴肝经相通,而隶属于肝,通过调节冲、任二脉来影响男女生殖及性功能。肝之疏泄与肾之闭藏协调平衡,则使男子的性与生殖机能正常。若肝之疏泄失常,必致开合疏泄失度。甲亢属于疏泄太过,多表现为性欲亢奋、阳强、梦遗等;而甲状腺结节、甲减、甲状腺炎则多是疏泄不畅,多见性欲低下、阳痿、精少、不孕等。
3、维持形神正常发育,形即形体,神即指精神意识的活动。形体的生、长、壮、老、已的发展过程,主要由肾所主。甲状腺功能正常则肾藏之精能正常发挥作用,保证人体正常发育。若婴幼儿期甲状腺功能不足则可出现牙齿、骨骼等生长迟缓,即五迟之证,形成身体矮小的呆小病。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正常与否,由心所主。若甲状腺功能太过或不及均表现为心失神的现象:太过则失眠、情绪激动、易怒;不足则反应迟钝,智力低下,甚至呆傻。
4、协调全身阴阳平衡,阴阳平衡,“阴平阳秘”,则人体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甲状腺的功能正常则能通过督脉、任脉统帅全身阴阳,协助五脏六腑保持“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甲状腺的功能失调则出现阴阳失调。如甲状腺功能过亢则表现为阴虚火旺的现象:头晕眼花、面颊潮红、消谷善饥,畏热汗出,口干喜饮,心悸、失眠等;或者阴损及阳则脾失运化,便溏消瘦,疲乏无力,阳痿滑精。甲状腺功能不足则出现阳虚的现象:食欲不振,体温偏低,四肢厥冷,脉搏迟缓,呼吸缓慢,毛发稀疏,黏液性水肿,骨骼不坚,性器官发育迟延,甚则阳痿早泄,毛发脱落,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
四、甲状腺的现代研究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位于甲状软骨下紧贴在气管第三,四软骨环前面,由两侧叶和峡部组成,平均重量成大约20-25g,女性略大略重。甲状腺后面有甲状旁腺4枚及喉返神经。血液供应有上下左右四条动脉,所以甲状腺血供较丰富,腺体受颈交感神经节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代谢,一般人每日食物中约有100-200μg 无机碘化合物,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循环,迅速为甲状腺摄取浓缩,腺体中贮碘约为全身的1/5。
碘化物进入细胞后,经过氧化酶的作用,产生活性碘迅速与胶质腔中的甲状腺球蛋白分子上的酪氨酸基结合,形成一碘酪氨酸(MIT)和二碘酪氨酸(DIT),碘化酪氨酸通过氧化酶的作用,使MIT和DIT偶联结合成甲状腺素(T4),MID和DIT偶联结合成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贮存于胶质腔内,合成的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分泌至血液循环后,主要与血浆中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结合,以利转运和调节血中甲状腺素的浓度。甲状腺素(T4)在外周组织经脱碘分别形成生物活性较强的T3和无生物活性的rT3。脱下的碘可被重新利用。所以,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 T4、T3及rT3均增高,而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则三者均低于正常值。
甲状腺素分泌量由垂体细胞分泌和TSH通过腺苷酸环化酶-cAMP系统调节。而TSH则由下丘脑分泌的TRH控制,从而形成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节甲状腺功能。
综上所述,甲状腺其形态上似腑,甲状腺实质主要由许多甲状腺滤泡组成。滤泡上皮细胞有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功能上似脏,均主藏精气而不泻,不与饮食物直接接触。从生理病理看,甲状腺似奇恒之腑,从形态和功能看,其似脏腑而又非脏腑,故甲状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应归于奇恒之腑。
许建阳
于朗麓耕耘学斋
20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