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史上百科全书式人物——沈括
变法革新西夏將,
兴修水利盐政当。
兵败永乐隐镇江,
梦溪笔谈苏沈方。
许建阳题记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官员、科学家。
一、科举入仕政绩斐然
沈括出生于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沈氏大家族,自幼勤奋好学,幼体弱多病,经常需要服食中药调理。钱塘沈氏在医药学颇有建树,有家传药学书籍《博济方》,受家庭影响。曾举进士,历仕三司使、军器监及司天监等职。政治上支持王安石变法革新,积极参预制订新法、整顿盐政、兴修水利、抑制兼并及发展生产,又参预军制改革,率兵击败西夏进犯。
二、兵败永乐 归隐梦溪
后因徐禧失陷永乐城,牵连坐贬。沈括作为一路帅臣,在明知永乐城“路险而远、不利协防与救助;且地理位置险要,敌军必争”的情况下,不坚持己见,对永乐城之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贬为筠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因沈括编订完成《天下郡县图》,被特许到汴京进呈。后沈括举家到镇江的梦溪园,从此隐居创作《梦溪笔谈》和《苏沈良方》等。
三、 成就卓著 百科全书
沈括对科学技术有精深研究,在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物理、生物、医学、文学、史学、音乐、美术等方面,都卓有成就。成就卓著范围广泛。首先是沈括写的书,他一生写的书多达十几种,虽然有的著作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是从目前存在的著作中,就可以看到沈括的博学,涉及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搜集医方 家学传统
钱塘沈氏有收集药方的传统,受家学传统影响,沈括也注意搜集医方,并汇集成两本医药学著作《良方》和《灵苑方》,在医药学上的贡献:详细记述了秋石阴阳二炼法的程序要诀(最早的“提取留体性激素”的制备法)和“药石井”的记述(最早的磁化、矿化水制备法),所收集民间验方,为后世医家所重视。
沈括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许建阳
2010-8-23
于学苑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