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生产的代价有多大?身体的这些变化告诉你答案……

李丹医生 发布于2022-08-21 12:05 阅读量145

本文由李丹原创

妊娠和分娩是妈妈一生中难忘的过程,有迎接宝宝到来的喜悦,也要承担生产带来的身体损伤。

这些问题,当妈后你遇到了吗?

带孩子累得要命,没时间收拾自己;

身材走形,穿什么都不如以前好看;

体力、精力都在变差……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变化,还有一些「看不见」的损伤。接下来,跟着小百一起了解!



盆底肌松弛


承担着控尿功能的盆底肌,是我们身上最任劳任怨的一块肌肉了。

它像一张大网,托住腹腔中的子宫、膀胱、肠道等器官的盆底肌。

怀孕后,随着肚子越来越大,胎儿重力和腹腔压力直接作用在盆底肌上,导致盆底肌渐渐变得松弛。


盆底肌一旦受损,不仅仅是漏尿那么简单,它对我们的影响是全方面的:


咳嗽、打喷嚏、搬重物、运动、大笑时,憋不住尿;


产后阴道松弛,同房时阴道发出“噗噗”声;性欲低、性疼痛、性高潮障碍等性生活不和谐;


非尿路感染引起的的尿急、尿频、尿不尽,排尿困难/延迟。


下腹有坠胀感,或阴道口、阴道中有“肉感”肿物脱出。


因此,小百建议,宝妈们在产后42天复查的时候,一定要做一个盆底肌力检测,根据松弛的程度,听从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腹直肌分离


怀孕过程中,胎儿一天天长大,妈妈腹部两侧的腹直肌会被逐渐增大的子宫「拉开」并向两侧分开。


当腹白线被拉伸变薄,使原本平行并列的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处的位置分开,就导致了「腹直肌分离」。
严重且长期不愈合的腹直肌分离,不仅会带来松松垮垮的肚子,影响形体恢复,还可能引起腰背部疼痛、盆腔脏器脱垂、疝气、尿失禁等并发症。
腹直肌分离可以通过仰卧触诊击或者超声检查发现,建议宝妈们产后复查的时候别漏了这一项。



耻骨联合分离


耻骨位于大腿和腹部的交界处。在妊娠后期以及产后,耻骨痛比较常见。

妊娠期激素分泌、分娩时损伤和产后不良体位等多种因素,都会导致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的纤维松弛,诱发耻骨联合过度分离。


产后耻骨恢复不佳,会引起耻骨痛、腰痛,严重者还会导致尿失禁、阴道松弛等症状。

建议宝妈们产后复查的时候,做一个盆骨疼痛评估,早发现早治疗。


产后应该怎么做?


产后的这些问题不可避免,但只要正确认识、积极处理,宝妈们也不必过于担忧。以下几点建议,宝妈们要牢记哦~

1、重视产后42天复查

产后42天复查是产褥期身体恢复的“试金石”,能为后期的产后修复提供重要依据,宝妈们千万不要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而忽略。

具体检查内容可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不想落下“月子病”,产后42天这些检查千万记得做!

2、遵医嘱进行产后修复

老一辈总说,“生完孩子过一阵就好了”,但事实上,老年人“漏尿”、“疼痛”、“子宫脱垂”的并不少,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正常社交。

有研究表明,产后6个月-1年是修复的黄金期。宝妈们一定要遵医嘱按时到医院治疗,切不可小病拖成大病,得不偿失。

3、选择正规的产修机构

产后修复里很多项目属于医疗行为,非医疗的美容机构并不具备相关资质。所以,宝妈们找选择机构时要擦亮眼睛。

不正规的机构脱离卫生部门监管不说,还可能因为错误的治疗方案给产后宝妈们带来伤害。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