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康复,只是产后妈妈需要做?错!错!错!

李丹医生 发布于2022-07-08 10:12 阅读量237

本文由李丹原创

盆底肌康复,只是产后妈妈需要做?


NO!


其实在女性一生中,造成盆底肌松弛有许多种情况:


◉ 盆底肌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被拉长甚至拉伤,造成盆底肌的肌力减弱;

◉ 更年期身体激素的变化,导致盆底肌变得松弛;

◉ 部分盆腔手术对盆腔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着盆底肌的功能;

◉ 体重超重也会造成盆底肌的肌力减弱。


女性的盆底肌犹如一张“吊床”,紧紧托住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器官,有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等多项生理功能。


盆底肌一旦遭到损伤,尤其是怀孕和分娩后,会给女性带来一系列的烦恼,比如漏尿、阴道松弛、子宫脱垂、小腹及腰骶部坠胀感、便秘等,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盆底肌受损严重程度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一样。


但需注意,如果没有上述症状时也并不表示盆底功能健康。


百佳玛丽亚尤其关注女性产后健康问题,所以建议女性在产后42天到妇产科由专家帮助进行一次盆底功能的检查和测评。



Q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怎么造成的?

当顺产时,盆底肌因为过度牵拉,导致肌纤维、筋膜及神经等都严重受损,临床上常见的有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轻度脱垂等松弛现象。


其中盆底肌松弛、阴道前壁膨出,会导致膀胱颈和近端尿道向下后方移位,从而使尿道不能位于正常腹腔压力带之内,所以当腹压增加时,压力只能传递到膀胱,而不能有效传递至尿道,因此出现漏尿情况。



Q

漏尿可以自己恢复正常吗?

产后出现漏尿的情况,这是很难自己恢复的,因为产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盆底损伤,这种损伤不像运动拉伤或暂时性的肌肉疲劳,通过休息就能恢复正常状态。产后盆底损伤包括盆底神经损伤和肌肉、韧带的松弛,以及盆腔脏器的脱出,如果出现产后漏尿,一般情况下阴道前壁包括膀胱已经有脱出的可能性了,需要通过专业的盆底康复治疗或手术干预了。


Q

等二胎后一起做康复训练可以吗?

不可以。


每生完一胎,都要及时做康复训练。

因为每次生产都有不同的不适症状,产后6个月内是康复黄金期,在最佳时效内及时做好康复,才能以最好的身体状态去孕育下一个宝宝。


如果自身没有修复好,再经过一次损伤,老伤添新伤,必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Q

分娩是剖腹产,没有阴道分娩,也会盆底肌松弛吗?


会的。


很多朋友以为剖腹产不影响盆底肌,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对盆底肌的影响从怀孕时期就会开始。


妊娠期过程中,随着子宫的增大,重力作用会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


还有大量雄雌激素、孕激素也会对其有影响。


所以宝妈们,分娩后一定要及时进行盆底肌康复哦~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