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生儿出生24小时之内,就要接种乙肝疫苗?
李丹医生
发布于2022-04-21 10:42
阅读量523
本文由李丹原创
我国2005年版《乙肝指南》中要求的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和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婴幼儿。这是因为我国的乙肝传染途径主要是母婴传播,新生儿和婴幼儿的机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不能识别和清楚侵入体内的乙肝病毒,反而容易和它们“和平共处”,不仅容易被乙肝感染,而且还容易慢性化。
有调查数据显示:
感染乙肝病毒后形成慢性携带者
与受感染时的年龄关系密切
年龄越小,转为慢性乙肝的可能越大
由此可见
新生儿预防乙肝尤为重要
乙肝病毒具有抗原性,可使得它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从而被发现,并使得机体产生抗体来消灭入侵的病毒。由于只依靠人体在乙肝病毒感染后产生抗体来清楚病毒十分不可靠。为此,人们采用体外化学方法把血液中分离到乙肝病毒杀死,仅保留其抗原性,由此制成乙肝疫苗,注射到人体内来帮助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这些被刺激产生的抗体可长期存在于血液中,一旦有乙肝病毒入侵,这些抗体就会在病毒进入肝细胞前把它们消灭,从而达到预防乙肝的目的。这就是乙肝疫苗的工作原理。在没有接受乙肝疫苗预防的情况下,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60%在2年内可感染乙肝病毒,乙肝“大三阳”妈妈的新生儿感染风险比“小三阳”妈妈的新生儿感染风险要更高。选择顺产还是剖腹产,也是乙肝妈妈纠结的问题。其实,分娩方式与母婴传播没有确切关系,新生儿娩出后,做好新生儿的免疫才是关键。
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应该:
1. 在出生12小时内尽早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2. 然后在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3. 第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后1~2个月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若发现HBsAg阴性、抗-HBs<10mIU/ml,可再按程序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未感染乙肝病毒的母亲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10微克)3次就可以了。第1次须在出生时注射,间隔1、6个月后再各注射10微克。优质足量的乙肝疫苗注射,90%以上的新生儿表面抗体将转为阳性。2002年来
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用作婴儿常规免疫
乙肝预防成绩显著
小儿中的乙肝携带率已降低至1%以下
所以新生儿在24小时之内接种乙肝疫苗
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宝贝的“小心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