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管狭窄症
【概述】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管由于某些因素发生骨性纤维结构的异常,导致管腔狭窄,压迫硬脊膜和神经根引起一系列症状。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发育性及后天性、退行性椎管狭窄两种。先天性椎管狭窄可由于椎管发育狭窄,软骨发育不良和骶裂等所致,后天性椎管狭窄主要因椎管结构退行性变、脊柱滑脱和手术后医源性狭窄,两者均可导致椎管压力增加,马尾缺血。神经根受压,引起马尾神经症状或神经根症状。临床上分为中央型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道狭窄三种类型。以40岁以上中老年多见,男多于女,治疗上以非手术法为主,少数需手术治疗。
【可疑释疑】
直腿抬高试验:患者双下肢伸直仰卧,检查者一手托于一侧腿踝部的后方,另一手压于膝前方,在保持膝关节伸直的同时,用托于踝部的手将下肢徐徐抬高,直至患者感到下肢有放射性疼痛及检查者感到有明显阻力,此时下肢与床间所形成的角度,即为直腿抬高度。
【临床表现】
1.起病缓慢,常先有慢性腰痛史。
2.腰骶部疼痛或臀部疼痛,可有下肢放射痛和麻木,单侧或双侧,患者为减轻疼痛,常取腰前屈位。
3.间歇性跛行:患者常诉步行几米或几百米后下肢出现疼痛或麻木、乏力,当蹲下休息一会后症状可缓解,又可继续行走。但行不远症状又出现,如此反复发生,可长时间骑自行车。
4.腰椎外观多无明显畸形,腰椎前屈一般不受影响当过伸位及侧屈位半分钟可诱发症状,而前屈时症状消失。可有椎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或阳性,加强试验多为阴性。可有下肢肌力、感觉、腱反射改变。
5.常合并有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辅助检查】
1.对大多数患者检查以一般摄片检查 、脊髓造影(亦称椎管造影)为主; 2.对少数非手术疗法无效而需手术者,检查可包括一般摄片检查 、脊髓造影(亦称椎管造影)、脊柱的MR检查。
【诊断依据】
1.腰骶部疼痛或臀部疼痛,常取腰前屈位。
2.间歇性跛行。
3.腰椎外观多无明显畸形,体征少。可有椎旁压痛及下肢无力、感觉、腱反射改变。直腿抬高试验可阳性,加强试验多为阴性。 4.如合并椎间盘突出者,则有椎间盘突出症状及体征。
5.X线检查可显示腰椎管矢径和横径变小,及椎体退行性变。
6.椎管造影显示腰椎管狭窄。
7.CT扫描显示腰椎管狭窄。
8.核磁共振(MRI)影像显示腰椎管狭窄。
【治疗方案】
1.保守疗法:卧床休息,理疗牵引,按摩,应用消炎止痛药。
2.手术疗法:症状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且经非手术疗法无效者。
【注意事项】
该病是由于腰椎管狭窄引起硬脊膜和神经根受压而出现临床症状。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要注意保护腰部,防止其受伤。要注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鉴别,治疗上以非手术为主,少数症状重者,才需要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其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椎管内突出,压迫邻近的脊神经根或脊髓所产生的症状。多发于壮年体力劳动者,男多于女,20-50岁占90%以上。约70%的病人有腰部受伤史。正常椎间盘弹性很大,可承受巨大的压力而不致破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常受到挤压、扭转等应力作用和轻微损伤的积累,在30岁以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使纤维环破裂,引起椎间盘病变。多位于腰4、腰5和腰5、骶1两间隙。
【可疑释疑】
椎间盘:椎体间呈圆盘状的结构,称为椎间盘。椎间盘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多糖和水分,形状象一个馅饼。
【临床表现】
1.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疼痛剧烈,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方向放射,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外侧,甚至足跟和足背外侧,随咳嗽、打喷嚏、用力大便或弯腰而加剧,休息时好转,整个患病过程有明显间歇性。
2.局部压痛,在腰4.5或腰5骶1的棘突间中线旁或中线有深部压痛,并常沿坐骨神经支配区放射。
3.腰部僵直,生理前凸平直,可出现脊柱侧凸,骶棘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
4.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压试验均阳性。
5.下肢的感觉,肌力和腱反射有改变,严重者有肌肉萎缩。
【辅助检查】
1.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先以心电图检查、脊柱的CT检查为主;
2.在心电图检查、脊柱的CT检查仍不能确诊时,采用脊柱的MR检查。
【诊断依据】
1.腰痛伴坐骨神经痛。
2.局部压痛,并向下肢放射。
3.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压试验均阳性。
4.腰部生理曲度平直,脊柱侧凸,腰椎活动受限。
5.下肢感觉,肌力与腱反射有改变。
6.X线检查显示椎间隙变窄。
7.椎管造影显示脊髓有压迫。
8.CT扫描显示椎间盘突出。
9.核磁共振影像(MRI)显示椎间盘突出。
【治疗方案】
1.完全卧床休息。
2.骨盆牵引。 3.推拿按摩。
4.封闭疗法。
5.药物治疗(消炎痛等)。
6.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
该病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其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向椎管内突出,压迫脊神经根或脊髓而产生症状。因此预防本病时要注意保护腰部,防止其受伤。要注意与其他病变(马尾肿瘤等)鉴别。可采用CT扫描或核磁共振瞭解腰椎及椎管情况,治疗一般采用保守疗法为主,必要时采用手术治疗,术后要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