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了只会吃安眠药吗?找准病因才是关键!

童恋茹医生 发布于2020-12-01 22:57 阅读量7301

本文由童恋茹原创

      失眠症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与睡眠环境,仍然对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不满意,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min)或睡眠维持困难(频繁夜间醒来难以入睡,早醒)。

      在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的今天,失眠非常普遍,WHO调查显示我国失眠发病率高达38.2%,且呈上升趋势。

image.png

       失眠患者在漫漫长夜辗转反侧,长期失眠也增加了情绪问题的发生,实在难以忍受了会服用褪黑素等营养素,中医调整,再不行门诊开助眠药物服用,但我们能做的真的只有这些吗?殊不知,找准失眠原因才是治疗的关键。

一、失眠病因的3P模型

      所谓3P模型是指3个P字母开头的失眠因素。

      易感因素:焦虑抑郁倾向,完美主义,敏感等人格特质,有遗传家族史,有这些素质的人遇到一些生活事件时更容易出现失眠。

      诱发因素:生活事件就是诱发因素,不仅包括负面的生活事件,正面事件突然发生时候也会兴奋得睡不着。

      维持因素:指不良的睡眠习惯与应对方式,对于失眠不正确的观念,焦虑抑郁情绪等等。这些维持因素最终让失眠慢性化,如果每周失眠3天以上,连续超过三个月就成了慢性失眠症。

二、仔细评估,认真鉴别

      失眠患者就诊时医生通常会询问是否有诱因,是否倒班,夜间是否有严重打鼾憋气或肢体异常运动,询问既往是否有精神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或躯体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等),有无服用中枢兴奋类药物等。上述情况都可导致睡眠满意度不佳。

       所以医生详细问诊、完善相关检查与评估目的是做好鉴别:例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常常夜间打呼憋气,白天疲劳感,这时候我们是不能服用安眠药的。主观性失眠患者自感睡眠时间与实际睡眠不相符,觉得服用助眠药物也不能缓解,多导睡眠监测这种检查可以客观的显示患者的睡眠情况,往往会发现与患者描述的有明显不同。

      写到这里,您会发现失眠真的不止是睡不着而已吧!选择治疗方式之前先认真评估可能的影响因素吧,下一篇我们具体谈谈改善失眠的正确途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