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看新冠感染1--寒感与热感之问篇

胡零三医生 发布于2022-12-23 23:58 阅读量2032

本文由胡零三原创

  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召开紧急会议后向全世界拉响警报:一个令人担忧的新冠病毒新变异株--奥密克戎,正在世界各地传播,各国亟需提高警惕,采取应对措施,随之奥密克戎毒株加速取代德尔塔成为新冠疫情的主流毒株。

1.像感冒又不是感冒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十条”发布,奥密克戎如大水漫灌各个城市、乡镇,但有研究表明相较于新冠病毒的原始毒株和其他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呈现几何级数下降,该株虽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穿透力强,但症状大多在上呼吸道,主要表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样症状,“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属于中医外感病范畴,但根据其普遍易感、疾病变化速度快又不是普通感冒。

2.是寒感更是“寒疫”

   冬季寒气主令,万物闭藏,一派阴盛寒冷之象,若寒冷太过或者不慎受寒,伤人致病则为寒邪。寒邪易伤人体阳气,寒邪又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如外寒侵袭肌表,外阳被遏,可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头痛、身痛等;寒邪直中脏腑,里阳受损,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目前国内奥密克戎株流行正值隆冬,感染者发病起初恶寒、发热、头痛、颈腰背痛,继见鼻塞、流涕、咳嗽等,具备寒邪致病表现特点,但又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流行,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结合发病特点称之“寒疫”,宜用辛温解表法,早期、足量、及时辨证用汤方、成药“截断扭转”。

3.体质影响疾病的走向

    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都碰上奥密克戎,有人轻感冒,有人无症状,有人咽痛、口干舌燥等一派“火”象,有人腹泻、腹胀、食欲不振、困重乏力等一派“湿”象,这是为什么呢? 从中医角度看,这种现象与体质有关,“疾病跟着体质走”,名医章虚谷在《外感温热篇》注中说:“六气之邪,有阴阳不同,其伤人也,又随人身之阴阳强弱变化而为病。”意思是说,不管感受何种病邪,都有一个随着体质偏倾的性质转化的趋向,这也是为什么同一株奥密克戎,有“沸羊羊”“懒洋洋”之差,中医辨证则又“寒包火”“寒湿疫”之别。

   总之,由于奥密克戎传染性、流行性,奥密克戎感染虽像感冒又不是感冒,且又因人群体质各有不同,又有寒、寒湿、“寒包火”表型不同,临床上仍当辨证选用成药,随证加减用汤方,不能千篇一律用连花清瘟、蓝芩口服液。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