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煎煮与服药直接关系药物疗效。在煎煮时,首先应注意煎药用具、水量、火候及煎药方法,服法包括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
一、煎药方法
1.煎煮工具
煎煮中药一般选用砂锅、陶器、瓦罐,因其导热圴匀,热力缓和,保温性强,水分蒸发量少,不易发生化学变化市场有全自动中药煲煎药壶,具有有鸣音提示,智能档位调节,自动跳闸保温,陶晶陶瓷不粘,容易清洗。如下图:
2.煎药水量
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自来水、井水、纯净水、蒸馏水均可。用水量多少常以目测为主,煎药时观察加水量超过药面2-3厘米即可;另外一种以每克药材加水5毫升为标准来粗略估算需水量。
3.煎药火候
煎药火候分“武火”、“文火”。武火火力猛,升温快,水分蒸发多。文火火势缓,升温慢,水分蒸发少。一般煎药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再煎10-15分钟。随后过滤药液,并翻煎一次,重复以上操作,先用武火煎沸,文火再煎20分钟.
4.煎药方法
首先将药物置于容器中,加冷水浸泡20分钟,并淘洗过滤药材,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煎煮,再用文火煎煮。在煎煮过程中,要注意适度搅拌,以免糊锅,加速药物有效成分析出。文火煎煮10-15分钟后,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热水适量,依上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依医嘱服用。
二、服药方法
一般汤剂多用温服,一日一剂,分早晚2次服用,或分早中晚3次服用。此外病性危重的,一次顿服,呕吐的患者可取少量频服,热证服寒药,宜凉服。寒证用热药宜热服,对于使用峻猛或毒性药,应审慎从事,宜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有效即止,慎勿过量,以免中毒。
三、注意事项
特殊药物需要采用特殊煎煮方法,如附子须先煎,钩藤须后下,车前子须包煎,阿胶须烊化,田七粉须冲服,西洋参须另煎等;不同功效方剂需采用不同煎煮方法,采用不同服药方法,如解表剂只用武火,补益剂宜文火久煎,安神药在睡前服,滋补药宜空腹服。总之,要遵医嘱掌握煎煮方法和服药时间的规律,通过选择最佳方法,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疗效,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小儿服中药或花茶份量较小,煎煮往往不方便,一般建议采用小型瓷缸或者采用压力锅蒸煮,此外可以选用市场有小型电热杯,如下图。
友情链接:
宝安中医院疼痛科是在中医传统疗法和特色中医疗法的基础上,开展影像引导下的可视化针刀、针刀镜、内热针治疗,并融入现代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射频热凝、神经阻滞等),以诊治各种急慢性、复杂性、顽固性疼痛类疾病的专业性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