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告同行:本人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有抄袭,本人一定追究。
前言:
都2019年了,居然还有人在问:小儿睾丸肿瘤,可不可以不手术?
家长奇怪我在科普里怎么不写出不手术的后果,而我在为竟然还有人连睾丸肿瘤都不愿手术而奇怪。
天啊,难道睾丸肿瘤除了手术还会有别的出路吗?别愚昧了!手术!必须的。
最近病房里竟然同时住着五个睾丸肿瘤的小男孩子,其中有两个是偶然被发现两边睾丸不一样大小,另外三个原本只是因为疝或鞘膜积液,在手术前行超声检查时才被发现睾丸内有肿瘤的。
这五例,都没有蛋疼,就这样的悄无声息地发生睾丸肿瘤了。
蛋蛋的忧伤之下,今天来科普一下小儿睾丸肿瘤。
一个男孩发生睾丸肿瘤的几率大概只是十万分之一。睾丸肿瘤实际上少见于青春期前的男孩,只占所有肿瘤的1-2%,绝大多数发生在小小男孩(三岁前)。
上图:青春期前睾丸肿瘤高发于3岁前
而另一方面,睾丸肿瘤却是15-34岁年轻男人最常见的肿瘤。
所以小儿睾丸肿瘤,会有两个相对高发的年龄段:三岁前和十几岁。
睾丸肿瘤是个统称,其中良性病例约占40%,其余约60%是恶性,小于15%的病例会发现有转移。
上图:睾丸肿瘤的分类
上图:睾丸肿瘤的大概分期,一期局限在睾丸,二期累及腹膜后淋巴结,三期有远处转移(肝、肺)(备注:不同肿瘤还有更详细的分期)
家长们最关心的还是小儿睾丸肿瘤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怎样才能发现睾丸肿瘤。
教科书上说小儿睾丸肿瘤的表现有:
最多见的还是无痛性的睾丸肿物
感觉阴囊沉甸甸
睾丸肿大(伴有或不伴疼痛)
睾丸、阴囊或腹股沟区的隐痛或不适
上图:右睾丸明显比左睾丸增大、沉重
我只想简单告诉各位男孩家长说,如果发现孩子两侧的睾丸不对称,就应该及时看医生。
当然家长可能无法分辨出睾丸肿瘤、睾丸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等等这些疾病,但是做个超声就可以清楚看到睾丸情况了。所以有时候建议家长给孩子做个超声的时候,请积极配合一点,花点钱给自己的孩子做检查,有没有事,您都没亏。
超声检查只能发现有没有睾丸肿瘤,是不能有效鉴别良恶性的。当然无回声的囊性病变多是良性,边界清楚、低血流的病变也多是良性。
上图:睾丸肿瘤的超声表现
有些睾丸肿瘤被超声发现时是很小的,两侧的睾丸大小还是基本上对称的,医生查体也根本感受不到,能在早期被查到,那是不幸中的万幸。
而有些睾丸肿瘤被发现时已经是太大了,稍微细心一点的家长和医生,都一眼可以看到。
发现睾丸肿瘤以后,医生还可能会给孩子做个磁共振(MR)。
上图:MR右睾丸明显增大,全部为肿瘤占据
上图:MR左睾丸稍较右侧增大,左睾丸内有一肿瘤
另外还会给孩子抽血查AFP(甲胎蛋白),超过90%的卵黄囊肿瘤都会有AFP升高。需要注意的是另外诸如肝母细胞瘤等肿瘤也会有AFP的升高。还应该注意到,孩子出生后的6-9个月内,AFP本身就会偏高。
上图:不同月份正常婴儿的AFP值
AFP升高的小儿睾丸肿瘤基本上就视为恶性的了。
β-hCG在青春期前的睾丸肿瘤中用处不大,因为这个时候基本上没有胚胎性癌和绒毛膜癌。只在一些混合性的畸胎瘤中有产生。
对于恶性的睾丸肿瘤,还可能需要做肺CT和腹盆部的CT或MR。
有一些疾病和睾丸肿瘤有明显相关,如隐睾(包括隐睾术后)和性发育异常(两性畸形)的孩子,更应该重视。
不同的睾丸肿瘤会有不同的治疗,这取决于睾丸肿瘤的细胞类型和侵犯程度。
保睾丸手术只适合于考虑肿瘤良性时,需要结合肿瘤的外观,验血的肿瘤指标正常,以及术前检查上肿瘤的表现。
上图:良性畸胎瘤的保睾手术,只切肿瘤,尽量保留睾丸
睾丸切除适合于:活检结果为恶性,验血的肿瘤指标升高,大肿瘤,青春期后的睾丸肿瘤。
上图:睾丸切除示意图(太什么了,就不放手术图了)
对于恶性肿瘤,后续还可能需要的治疗:开腹做腹膜后淋巴结的清扫、放疗、化疗。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所有男人都应该学会自检睾丸。孩子尚小时,应该由父母代劳,等孩子长大后,应该教会孩子自检。检查的频率有争议,每月1次或者几个月一次。洗澡时顺便摸摸看就可以了。
睾丸自检:正常男人阴囊内应该是有两个睾丸的,少一个都要看医生。两个睾丸大小基本上是对称的,当然人与人之间是有一些大小差异的。两个睾丸可能不一样高低,但只要都在阴囊内就OK。正常的睾丸摸起来是平滑的,没有肿块,质地并不坚硬,也不应该有疼痛感。隐睾术后的睾丸往往是追不上对侧的正常睾丸发育的,如果隐睾术后的睾丸突然增大,反而可能不是好事情。
后语
临床上天天会遇到各种奇怪的想法,无语!
我是孙医生,那个一直致力于把手术做到极致,一直致力于重建医患信任的Dr.SUN。
孙医生值得您“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