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前的几天,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归心似箭了,外科医生也都陆续宣布“封刀”了,我也提前买到了年三十回家的火车票。
但是疾病不懂春节的欢乐。
年二十六那天,一个一岁的女孩在做儿保时被医生发现腹部有一个巨大的包块,立即到我科来求治,下级医生打电话问我怎么办时,我只有一个字:“收”。
年二十七那天,CT检查预约已经排到了年后,都想在节前完成检查,放射科的同事们已经是不堪重负了。我们不想顺水推舟把手术推到年后。
年二十八那天,放射科的同事们还是心软了,又拖延了他们自己的下班时间给孩子做了扫描。
CT上,肿瘤是这样的,见下图:右侧腹膜后巨大肿物,初步判断是一个良性的畸胎瘤,右肾被直接推倒躺着。
别无选择,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疗办法。
别无选择,春节前唯一的时间就是最后一个工作日。
年二十九那天,手术安排表上的手术屈指可数,这样一台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在手术室内备受关注。
良性,并不总是“保险”的代名词。肿瘤过于巨大,手术仍是极有风险的,无论是家属还是医生,都知道这个风险意味着这个年将会过得怎样。
科里的两个医生主动请战上台配合,外科医生必须是一群有担当的人。
虽然对于肾积水、隐睾之类的手术,我会追求超小的切口。但对于肿瘤的手术,我绝对信任大切口。因为对于生命来说,疤痕是微不足道的。
一个十几厘米的切口,小心翻开结肠,推开十二指肠,牵开门静脉,分开下腔静脉、肾蒂血管时几乎大气都不敢出,结扎肿瘤与大血管之间的血管交通,一切似乎进行得顺顺利利,但是在肝脏后方、膈肌下方,也就是肿瘤的顶部却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分离困难。黏连紧密、显露不清,任何大力的操作都可能导致肿瘤破裂致前功尽弃。
在取出肿瘤的那一刻,在场所有的人才松了口气。止血、清扫淋巴结,引流,关腹。
年三十那天,我如愿登上了回家的火车。
辛苦了留守的医生,每天微信及时报告孩子的病情。这个孩子的每一个小波动,都是我整个假期的牵挂。
大吉大利,逢凶化吉。
无独有偶,在过年后又来了一个三岁女孩,偶然做超声检查时发现了这个左侧腹膜后良性畸胎瘤。
这个肿瘤小一点,但是在胰腺后方却是与脾静脉紧紧相连,几乎是用刀刃才可以割开的间隙,依然犹如虎口拔牙。卸下肿瘤的那一刻,就是外科医生最简单的幸福。
大吉大利,逢凶化吉。
畸胎瘤有良性有恶性,可见于睾丸和卵巢,也可见于骶尾部、腹膜后等处,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肿瘤之一。几乎都没有症状,常因肿块被偶然发现。完整切除是最重要的治疗,恶性可能需化疗。
我是孙医生,那个一直致力于把手术做到极致,一直致力于重建医患信任的Dr.SUN。
孙医生值得您“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