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告同行:本人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有抄袭,本人一定追究。
医生,我孩子的JJ怎么那么小?关上诊室门后,这是小儿泌尿外科医生被询问最多的问题之一。
快搬个小凳子坐下听,看我能不能给你聊长一点
在各位家长什么都要“从娃娃抓起”,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年代,男娃的小JJ也必然会被家长抓起!
做人呢,活得真是不用太焦虑了,洒脱一点就要向小弟弟学习:平时低调而内敛,关键时刻撑得住;能大能小,能屈能伸。
JJ的发育
男娃的起跑其实从宫内就开始了。正常情况下,在妊娠第10-12周,小JJ就成形了,胎儿睾丸分泌的雄激素会和母体强大的雌激素环境相对抗,以促使JJ持续生长。
孩子出生后JJ会有一个长度,然后1岁内会有较明显的生长,到1岁后生长是缓慢的,直到青春期开始,生长会突然加速,这个青春期增长的过程大概会持续四年时间,青春期后JJ就趋定型了。
上图:阴茎长度与年龄的关系。2岁到10岁之间,生长缓慢是正常的。
所以,外生殖器发育有问题的话,孩子出生后基本上就看得到了,如果有异常情况,出生后请及早就诊。
在孩子还只是几岁的时候,恨不得拔苗助长的家长们请稍安勿躁,等待JJ慢慢生长。
而到青春期前,要提前教育孩子应对身体将要发生的急剧改变。
如果真的小,青春期前治疗还有机会。有些爸爸在看自己的孩子抹了某种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后,就也会回来关上诊室的门悄悄问那些药物能不能帮到他自己。呵呵,不好意思,已定型了。
请相信,绝大多数的孩子JJ都是正常的。绝大多数来医院看JJ的都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要讨论一个JJ的大小,首先得确定那是一个JJ
要讨论JJ,得首先确定孩子是个男孩,不是男孩那就不能叫小弟弟。
因为有一些女孩,看起会比一些男孩更像男孩。比如CAH(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女孩。还有一些,一眼看过去,都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所以,除了看JJ,还需要看到有两个蛋蛋(睾丸);JJ似是而非,又不能确定两个蛋蛋(睾丸)在阴囊内者,必须还得接着查,比如染色体核型分析。
要评价一个长短,还得先有个尺寸。
身高也已经被证明和JJ的长度没有相关性,和鞋子码数也没关系。
再给个定义,JJ的长度就是从龟头顶端到根部(也就是连接到耻骨的地方)的长度。测量时需要按压耻骨前的脂肪(胖人别说我没提醒你),当然也不能把包皮的长度额外加上(不要太虚荣,量点实在的)。
上图:尺子头端额外空白长度要加上,尺子要压紧脂肪,前面包皮的长度不能算进去
但是,想准确测量JJ的长度,并非易事。因为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唤醒程度、一天的不同时间,甚至是环境的温度都会影响到它的长度。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上图:软时、被牵拉时和硬时,三种状态下测得的三个长度
哪一个更有意义?
以往的标准,似乎都很强调软和硬时的长度。软时的长度和硬时的长度增长并不总是一致,有些软时短的硬时可能长更多;而有些软时长的可能长得相对少。
软时的长度不能准确预示硬时的长度,但是被牵拉时的长度却在很多时候和硬时的长度有相关性,也就是说被牵拉时和硬时的长度有一致性,虽然具体数值上差别还是很大的。
不要以为小男孩的JJ不会勃起,小于1岁的孩子在换尿布时都可以被观察到会明显变硬。甚至有超声科医生观察到,宝宝在宫内时都可以的。
那硬时的数值会不会更靠谱?在对成人的调查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让被调查者自己测量的长度数值,通常是高于专业人员测量的数值的。也许是因为很难能在专业人员面前表现出巅峰的状态吧。
上图:阴茎被牵拉时的长度测量,尺子用力压到耻骨,用手使劲拉阴茎头。
所以请不要惊讶,近年国际上医学测量的趋势是选择JJ被牵拉时的长度,而且甚至会有室温25℃,安静无打扰,静息时等要求。
有了统一标准下测量的长度,那还得有个标准
瘦死的骆驼都比马大。人种上的差距是有的,但中国人肯定不是世界上平均最短的。
据统计,有50%男孩的JJ长度是小于同年龄的平均值的,而另外50%是高于平均值的。
等等,好像是废话啊!但是也不是废话,人与人之间的长度总是有差别的。就像身高、体重、学习成绩一样。
就像量一个班男同学的身高,大部分都是中等,特别高和特别矮的只是个别。
学过统计学的都知道,量一群人的长度,大部分人的长度会落在平均值(Mean,M)附近,少部分会远离平均值。这个SD(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就是用来反映这些数值的离散程度。总之,我们会用M±SD来表示。
有点长度差别也不见得就是不正常。那怎么样的短才是真的“小阴茎”呢?规定是要低于同年龄均值2.5 SD才算。换句话说,就是小于M - 2.5 SD的才是真的小。
国际上的长度标准并不适合中国孩子,那有没有中国人自己的统一标准呢?很遗憾,还没有。
但在文献中,我们还是搜索到了一个中国人的数据供参考。
上面表格来源:正常男性阴茎生长发育调查,付超和李旭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0年第6期432-434页。根据文中的描述,这些数据也是牵引时所测的长度。
但上面表格中成人平均值只有8.17cm,确实是有点出乎意料啊,究竟是你们谁拖了后腿?
总体上感觉上面这个表格里的数据还不够多,若要评价JJ长度,恐怕还需要更靠谱的大数据,大样本才会有更可靠的标准。
按定义小阴茎的数值就应该是低于M - 2.5 SD。以新生儿为例,如果参考上面的数据,那么计算一下就是:3.18-2.5x0.43=2.1cm,也就是说JJ小于2.1cm的新生儿,是要怀疑小阴茎的。其余年龄以此类推计算,参考,数值不绝对,只能做参考。
真正的小阴茎发生率是很低的,大约是万分之一点五,通常是有基因上或是激素上或是雄激素受体上的大问题。如果新生儿的阴茎长度在2cm以内,还是建议到小儿内分泌科做进一步诊治。
上图:真的小阴茎
看起来小的JJ并不一定是真的小
确实会有一些孩子的阴茎“看起来小”,但并非都是“小阴茎”。更多时候,“看起来小”的阴茎可能是生殖器的其它畸形,比如肥胖性埋藏阴茎、隐匿阴茎、蹼状阴茎等。把JJ周围的组织按下去,就会发现JJ还是能够突出出来。这一部分是要看小儿泌尿外科的。
提醒一下,对“看起来小”的JJ要慎重进行普通的包皮环切手术。手术是有选择和讲究的。
上两图:隐匿阴茎,术前术后的“惊艳”效果
婴幼儿隐匿阴茎和蹼状阴茎的手术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耻骨前肥胖的脂肪也可以把JJ埋藏进去,肥胖性埋藏阴茎手术效果相对差很多,所以胖到可以埋没JJ才能的孩子就尽早节食运动吧。还要注意“看起来小”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如果在青春期前可以把包皮翻开,那么到发育时外观还是会自动改善许多。
各种模棱两可和各种奇奇怪怪的JJ也是要看小儿泌尿外科的。
尽早诊治,很多都还来得及。
凡事皆有度。
大,也并不总是好事。
JJ看起来与其年龄不相称而过于出类拔萃的“特长生”,特别是早早就长毛的,可能是自身激素出了问题。“小猛男”也是要看小儿内分泌科的。可能是垂体、肾上腺、睾丸出了问题,肿瘤也是有可能的。
我是孙医生,那个一直致力于把手术做到极致,一直致力于重建医患信任的Dr.SUN。
孙医生值得您“加关注”!
敬告同行:本人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若有抄袭,本人一定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