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便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目的是为了帮助身体排泄,将人体内多余的代谢废物及毒素及时地排出体外,以免大量堆积在肠道内,进而给身体带来损伤。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经常会感到排便不尽,这是怎么回事呢?通常和哪些因素有关?一起来了解下吧。
1、肛周疾病
不慎患上肛肠疾病后,平时可出现大便排不尽的症状,比如痔疮、肛乳头肥大、肛周脓肿等,容易引起直肠粘膜充血,从而使得便后有残便感。
2、肠胃功能紊乱
若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消化不良,很可能会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表现出反胃、呕吐、腹痛等不适症状。除此之外,在排便时会感觉大便拉不净,或排便次数增加。
3、肠息肉
肠道内长了息肉,也可导致排便不尽,这主要是由于息肉体积增大,导致肠道堵塞,影响到了正常排便,就容易出现排便不尽的感觉。
4、结肠炎
由于结肠的功能受损,无法正常回收大便里的水分,导致粪便体积变大,身体就会频繁出现想要排便的感觉。
5、直肠粘膜松弛
直肠黏膜松弛是指直肠黏膜松动、下垂,排便时会随粪便的通过而下滑,形成阻滞作用,造成肛门坠胀感、大便不尽感。通常因长期便秘、不良排便习惯等引起。
温馨提醒: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或官微,如果发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前往正规专业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