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肠息肉是常见的下消化道良性病变,由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患者所出现的不适反应也轻重不一。那么,结肠长了息肉后,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1、便血
结肠息肉便血多为间断性便血,或者是大便表面带血,血液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继发炎症感染后,可伴有粘液便或粘液血便。
2、大便形状异常
一般来说,正常的粪便应该呈圆柱形,但如果息肉较大,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时可出现大便变细,或者是大便呈现扁形,有时还会附有血迹。
3、排便习惯改变
结肠息肉可引起排便习惯的改变,如发现自己近期大便次数和大便时间改变,或是出现不明原因的便秘和腹泻时,需要引起重视。
4、腹痛
当息肉较大引起肠梗阻、肠套叠等并发症时,可出现腹痛症状,但一般比较少见。
5、脱垂
当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关系牵拉肠粘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患者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周围的粘膜层松弛,并发直肠脱垂。
6、肠道刺激症状
当肠蠕动牵拉息肉时,可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温馨提醒: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或官微,如果发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前往正规专业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