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微创手术荣登国际SCI杂志

伍天崇医生 发布于2025-03-21 09:20 阅读量231

本文由伍天崇原创

伍天崇博士团队完成的全3D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获得国际同行一致认可,成功在国际SCI收录杂志JOVE-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发表,期刊的最新sci影响因子为1.2。该手术治疗特色获得国内外同行的认可,手术视频在广东省医学协会视频大赛中获得奖项。




图片发自160App




图片发自160App



伍天崇博士团队成熟开展各类胆道微创手术,首推3D腹腔镜治疗成人先天性胆管囊肿,各类肝胆管结石,肝胆管病变,胆囊结石,肝胆管肿瘤,胆囊肿瘤等,实现微创,精准,快速康复的特点。




图片发自160App



附件: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胆道畸形,其特点是胆管部分呈囊状或梭状扩张,部分患者伴有肝内胆管扩张。该病在亚洲黄种人中发病率显著高于欧美白种人,且女性多于男性(3-4∶1)。80% 患者在儿童期发病,但部分病例可延迟至成人期才被发现。



图片发自160App



微创手术切除

胆总管囊肿的 Todani 改良分型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胆总管囊肿分类方法是Todani改良分型,共分为 5 型:I 型(最常见,占 80%):肝外胆管囊状或梭形扩张。II 型(2%-3%):胆总管侧壁憩室样膨出。III 型(1.4%):囊肿脱垂至十二指肠内,易误诊为十二指肠息肉或肿瘤。IV 型(15%-20%):多发性胆管扩张,包括:IVa 型:肝外胆管扩张合并肝内胆管扩张。IVb 型:肝外胆管多发性扩张。V 型(Caroli 病):肝内胆管多发性扩张,又称 Caroli 病。注: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1影1世界

治疗方案及手术方式胆总管囊肿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包括外引流、内引流以及根治性切除手术,后者包括:开放根治手术、腹腔镜辅助根治手术、机器人辅助根治手术。

目前,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已成为主流微创治疗方式,其主要步骤包括:1. 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及胆总管囊肿;2. 空肠与空肠的端侧 Y 形吻合;3. 腔镜下胆管与空肠吻合(胆肠吻合术)。该手术方式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已成为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