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成功采用e-TEP技术治疗各种腹壁疝气

伍天崇医生 发布于2022-11-26 23:42 阅读量1466

本文由伍天崇原创

微创是21世纪外科手术发展的方向,微创手术相对于传统手术主要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的优点。随着医学技术和补片材料的研发,传统的开放式疝气手术目前已经基本被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替代。

目前临床采用的腹腔镜下疝修补术主要方式有:

1、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POM)IPOM,是在腹腔镜可视环境下,于腹腔内腹壁疝缺损位置覆盖并固定补片,术中不进行腹膜分离。该手术主要应用切口疝的治疗。该术式相对简单,但存在腹腔粘连,补片松动的风险。

2、腹腔腹膜前补片修补术(TAPP),TAPP是在腹腔镜的可视环境下,将腹膜打开,从腹腔进入腹膜前间隙,解剖出耻骨肌孔,使用大补片将耻骨肌孔覆盖,最后将补片与联合肌腱、腹直肌、耻骨结节、耻骨梳韧带固定,最后将切开的腹膜缝合关闭。该术式对补片的材质要求较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负担。TAPP适用于多种形式的腹壁疝,并且对于双侧疝、复发疝的治疗更有优势。

3、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P)TEP全过程操作不需要进入腹腔,在腹膜前间隙中进行手术,其他手术过程基本同TAPP相同,由于TEP不进入腹腔,所以避免了潜在的腹腔内并发症。对患者更有利,但手术空间和视野比较小,尤其是面对肥胖患者、巨大疝患者或需要放置大补片的患者,该缺陷更为突出。

为了克服手术视野小的局限性,2012年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对经典的TEP进行了改良,设计了e-TEP(增强视野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通过改变观察套管的位置,先使镜子进入到腹直肌后间隙,而后向下进入到常规TEP手术的的腹膜前间隙,提出的e-TEP技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后来又有美国学者将e-TEP技术应用于腹壁疝的治疗中。

e-TEP有以下优点:(1)没有进入腹腔,减少了各种腹腔感染机会;(2)在弓状线以上建立观察孔,此处腹直肌后鞘相对坚固不容易误穿进入腹腔;(3)完全直视下布操作孔,有效减少腹壁血管损伤的机会;(4)操作孔布孔选择灵活,可以满足三角布孔的原则,能灵活完成包括解剖分离与缝合等多种操作。

e-TEP相对于其他手术方式,难度也明显提高。术者需要对腹壁的解剖结构有深刻的认识,同时熟练掌握腹壁疝的微创技术才可很好的实施该术式。伍天崇主任通过开展学习与灵活应用,已成功的为一系列的腹股沟疝与腹壁疝(脐疝,白线疝,切口疝)患者施行了e-TEP技术微创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深圳市人民医院腹壁疝微创手术技术提上新的台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图片发自160App

成功采用e-TEP技术微创修补腹壁疝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