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初起,学会这些,不用打针吃药就能将感冒扼杀在摇篮里~

庄娟娟医生 发布于2018-11-03 00:20 阅读量8830

本文由庄娟娟原创

进入11月,早晚温差逐渐增大,

“睡觉前盖被子,熊孩子半夜给蹬掉,于是第二天早起就咳嗽、流鼻涕”;

“早上衣服穿少了,孩子就猛打喷嚏,一加衣服又浑身冒汗”

“总是出汗,一出汗就怕又感冒”

孩子起居穿衣难倒了很多家长……

19931a48e8f9ddd3cc137c606ef6086d.jpg

        气候温差大,平常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就很容易中招,一感冒,就容易引发咳嗽、鼻炎等等症状,宝妈们都知道那就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好的,治疗和养护起来很麻烦。

      那么,怎么让孩子不感冒,刚出现感冒症状时应该怎么办?

32279e06b853c97886b00328b6a9c823.jpeg

     首先,判断感冒的类型

    感冒,中医又称“外感病”,是以风邪为主导的。关于外感病,中医主要有以下分型:

风寒感冒:怕冷、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风热感冒:发热重、稍怕风吹、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老是要水喝、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外寒内热:有怕冷症状,但有口苦咽干便秘等内热症状

风湿感冒(胃肠型感冒)

燥邪感冒(以干燥津液亏少为主的感冒)

虚人感冒(气虚感冒、阳虚感冒、阴虚感冒、血虚感冒)的不同。

因小儿脾胃虚弱,所以因食滞引起的感冒也很常见:这种情况下,孩子除了一些感冒症状外,还会出现胃口不好、口气重、便秘或腹泻、舌苔厚腻。

ea6bf8d6028b61d416e2e360a58eeadb.gif

 各种感冒初期的对策

      事实上,很多家长对孩子感冒开始时候的症状并不敏感,孩子发病容易,变化快,很多时候感冒症状很明显了,出现鼻塞、流鼻涕、咽痒咽痛、周身酸软,或者发热了,家长才会想着开始处理。而很多找我看过诊的家长,都变精明了,懂得准确抓住时机,把孩子的感冒扼杀在摇篮里。

     外感风寒和风热,初期都可以这样处理

     感冒初起,仅仅表现为打喷嚏、微微恶寒或恶风的时候,就表示孩子感受了风邪。孩子感冒的病位主要在肺卫,治疗应该因势利导,从表而解。不论是风寒证,还是风热证,这时候都可以用“外感四法+泡脚”,给孩子疏风解表、通调气血、扶正祛邪。

      外感四法包括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

    推拿时,风寒感冒可用葱、姜水做为介质,风热感冒可用清水做介质,加强功效。

外感四法-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



另:风寒感冒多助阳

      如果是风寒证,孩子老是打喷嚏,感冒初起时, 马上用“外感四法+泡脚”+拿风池+推三关各100-300次。风池为祛风首选,同时又是祛寒要穴,此穴性温,祛风散寒的同时又可温里助阳。再配合推三关扶正助阳,发散宣表效宏力专,使体内正气足、阳热盛,风寒外邪无法长驱直入。

b99386893f4f2e026d8afb27a51364ff.png

      孩子泡脚,具有很好的解表发散外邪、通调周身气机的作用。可以用37℃-40℃左右的热水泡脚,泡5-10分钟,泡到孩子身上微微出汗就行了。泡脚时适当喝温开水,促进外感之邪发散。出汗后,要尽快擦干或更换衣服,泡脚后全身毛孔开放,最好不再出门以免受风再感。

拿风池

推三关


timg (9).gif


注:风热感冒宣肺热

      如果是风热证,鼻涕浓稠,肺经里有热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外感四法+泡脚”的基础上,再加上清肺经、清天河水各200-300次,清肺经可以清泻肺热,清天河水清热除烦躁,共同作用,可以疏风清热、宣肺解表。


清肺经


11be14484be3fa18e83a85026dc7e6fd.gif

清天河水


f0dac24635b3dd97c48f1840da1f5094.gif


注:外感夹滞要消积 

      外感夹滞的根源在于脾失健运,这个时候,除了用“外感四法+泡脚”外,家长还要加上补脾经、清大肠、摩腹。用补脾经可以健脾和胃,清大肠可以清肠腑、导积滞,摩腹可以理气消食,促进胃肠蠕动。

补脾经


2ed62e8f54ecd6e09e8b77ccea8b704e.gif


清大肠


0a0366a14a36ca345d695c57cc767fc2.gif


摩腹


45c3cb62c280d39c77264ea783fdf80d.gif

       中医常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因此平时要注意提高孩子的正气才是关键,具体手法可以参考庄医生“如何让孩子健康过冬?”这篇文章,宝妈们还不赶紧收藏起来!!!

image.png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