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降过后之后,气候从凉爽向寒冷转变,紧接着就是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天冷下来就是是‘补’的好时机,要让孩子在冬天受补,滋养阳气,寒露之后就要积极为孩子做好准备,在饮食起居上调整好孩子状态,为接下来的调补做好准备。
秋冬交互的季节是过敏体质孩子比较难熬的时节,特别是咳嗽、鼻炎和哮喘儿,家长一定要提早做好预防。
老人常说“春捂秋冻”,那么孩子要不要秋冻?
对于平时抵抗力较弱,过敏体质的孩子,不建议“秋冻”的。相反,要做好防寒。特别是早晚起风和降温,要多备上一件衣服。孩子上幼儿园,一定要带上外套和干爽的衣服,交代老师及时给孩子擦汗,换上干爽的衣服。这个时节如果不小心受寒,特别是过敏体质的孩子,咳嗽、哮喘,很容易就会发作。晚上睡觉要避免小肚子着凉,尤其是神阙穴。
冬天,睡眠如何调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到:“冬三月,此为闭藏…早卧晚起,必待阳光。”到了秋冬,坚持让孩子9点就上床睡觉,争取在子时(23时-凌晨1时)进入深睡。
如果遇到天气明显降温,就给孩子用温水泡泡脚,一周可以泡1-2次,泡到微微出汗,就让孩子睡觉。小孩子用温水就好,不要经常用药。
冬天如何养护脾胃?
冬主肾,接近冬天的时节,自然要开始补肾气。肾气好,阳气就健旺。入秋后手脚冰冷的孩子,大多就是因为肾气不足。趁着秋末给孩子的肾“打打气”,能让孩子更健康地入冬。孩子补肾跟成人补肾的方法截然不同。成人多用攻补很猛的补药,孩子只能是平补,滋养肾气。饮食上像核桃、板栗、芝麻、番薯、乌鸡等都有较好的补益肾气的功效。
最后,一定要提醒慢性咳嗽、鼻炎、哮喘,或者过敏体质的孩子,天气越来越冷,发病的几率会越来越高。家长们可以在睡前给孩子摩百会10分钟,搓两脚底的涌泉穴各5分钟,坚持下来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