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我家宝宝经常流口水怎么办?这样到底正常不正常?”
首先你要明白,孩子为什么会流口水?
刚出生的小宝宝唾液分泌量较少,一般没有流涎的情况。到4~6个月时,家长们会逐步添加米糊、菜泥等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辅食来补充。这些食物对于宝宝稚嫩的唾液腺而言是一种刺激,会引起唾液的分泌量增多。随后乳牙萌出,也会更进一步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宝宝口腔浅且容量小,唾液分泌多了,就会溢出口腔。所以流口水是件好事,证明宝宝们已经迈向一个新的生长发育阶段了。
但随着口腔结构和孩子吞咽反射的发育,1岁以后,流涎的情况就不会再发生了,因此若是1岁后宝宝口水泛滥,容易对宝宝娇嫩的皮肤产生刺激,引起口水疹,家长们就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日后发生皮肤糜烂,长此以往,孩子心灵上也会受损,最终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影响。
那么,孩子经常流口水的原因是什么呢?
西医主要认为是消化不良、口腔炎症、先天发育迟缓等原因引起。中医流涎症的原因,小儿流涎分为脾胃虚寒、脾胃气虚、脾胃积热和心脾郁热型。
下面教宝爸宝妈一些治疗流涎的小儿推拿手法:
首先,掐揉地仓、廉泉、承浆,通过掐揉局部的穴位,来约束住口的闸门,口水就不会溢出了。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流涎症,其推拿手法也不尽相同。
脾胃虚寒型
症见流涎不止,涎液清稀,面色苍白,四肢不温,大便稀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而滑。
1、补脾经300次
2、推四横纹100次
3、揉小天心200次
脾胃气虚型
症见流涎清稀,面色萎黄,食欲不振,体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
1、补脾经300次
2、补肺经300次
3、推三关300次
4、推四横纹100次
脾胃积热型
症见小儿流涎,涎热而粘,口角糜烂,口臭而渴,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
1、清天河水100次
2、清胃经200次
3、揉涌泉100次
4、清小肠300次
5、揉小天心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