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柳依依,婷婷袅袅,晚春逝去,盛夏不期而至。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中国有一亿多的人不想要耳朵了……
他们都怎么了?
耳朵痒痒痒,越掏越痒,越掏越痒,越痒越想掏,真的恨不得把耳朵切下来送人算了。
这种耳朵痒得酸爽,您体会过没有?
耳朵痒痒痒,您是惹了这位“难服侍”的“大爷”
???
霉菌性外耳道炎
霉菌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真菌病,是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
通俗地说就是耳朵潮湿,里面长真菌了。
▲耳道长期的潮湿温暖,霉菌的长势喜人
随着文明的发展,游泳、洗头掏耳等活动的增多,霉菌性外耳道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保守估计,至少中国有一亿人以上,其中有您吗?
为啥夏天更容易犯啊?
01
温 暖
每年一到夏天,霉菌性外耳道炎的患者就会明显增多,这是因为真菌容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
02
潮 湿
夏天出汗多,游泳的人也多,外耳道容易进水或积存分泌物。还有些病人因为中耳炎长期滴滴耳液,耳朵长期潮湿。
03
真菌传播
夏天炎热脚气患者多发,如果搓脚后不洗手就挖耳,或用不干净的器具掏耳,都会引起真菌感染。
地摊采耳、洗头店掏耳等不专业采耳或器械消毒不到位,也是霉菌性外耳道炎高发的重要诱因。
▲地摊采耳,不专业和器械消毒不到位是个隐患
此外,机体抵抗力低下,滥用抗生素也是导致霉菌性外耳道炎的因素之一。
总的来说,耳道温暖、潮湿就是真菌生长的温床,生活中向阳干燥的地方真菌难以存活。
您还有什么体验?
01
耳朵堵塞感、耳鸣、听力下降
外耳道表皮糜烂、渗出,和真菌团块一起形成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堵塞外耳道和鼓膜,产生传导性耳聋及耳鸣,让人非常的不爽。
02
耳朵流水
如果伴有感染,霉菌和分泌物混合在一起,看上去如同豆腐渣一样,此时耳朵就会出现流水,但一般是稍黄的液体,不是黄脓的分泌物。
03
疼 痛
合并细菌感染还会出现疼痛、流脓的现象,容易被误诊为普通的外耳道炎。
严重的可出现耳周淋巴结肿大、患侧耳周疼痛等不适。
如何治疗?
1. 清理外耳道
至正规医院进行外耳道清理,视情况予以冲洗或者在耳内镜下清理。
清理干净后可以局部在外耳道应用一些抗真菌的药物,保持外耳道的干燥。
2. 局部用药
涂抹抗霉菌的药膏。
温馨提示:注意用细小的棉签沿着外耳道薄薄地涂一层药膏,如果自己涂不好,可以到耳鼻喉科医生在内镜下涂药会更到位。
或者可以买抗真菌的喷雾剂,直接喷到外耳道杀灭霉菌,均匀又方便,再到医院清洗干净,效果也不错。
近年来部分学者在耳内镜下用碘伏和抗真菌纱条进行外耳道的换药治疗,效果亦挺好。
这个病治疗的麻烦之处是:经常要跑医院清理耳朵,一般都要几周以上,比较耗时间。
3. 口服的抗真菌药物一般不需要
这个病的祸根一般是您一手造成的。
关键的原因:① 进水;② “手贱”, 喜欢有事没事就掏耳朵;③ 长期的耳朵滴药。
总有病人问大夫:“我的病什么时候能好?”
一般来说,耳道慢慢的干燥了,真菌没办法繁殖了,这个病才能慢慢好。
生活细节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保持外耳道干燥。
平时洗头或洗澡时避免脏水流入外耳道,如果不慎流入,用细棉签轻轻擦拭,或者用电吹风的热风对着外耳道轻轻吹干。
2. 禁忌反复挖耳。
其实,耳朵本身是有一定的自洁功能的,外耳的耳毛、耵聍等可以防止异物进入,对耳朵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经常掏耳。
而且耳道皮肤非常薄弱娇嫩,使用不当的手法刺激或不洁净的器具挖耳,极易发生损伤及交叉感染。
3. 不去地摊店、洗发店进行挖耳、洗耳等。
那些地方首先是不专业,其次是器械可能消毒不到位,多人反复重用。
4. 出差或外出旅行,使用自带的毛巾等。
5.治疗期间尽量不游泳。
如果实在需要,带上防水的耳塞,游泳后耳道的水分要跳出来或用细棉签轻轻擦拭。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耳朵则是通往心灵的路径。
解玲还需系铃人,心灵需要阳光,耳朵一样需要“阳光”,保持您耳朵干燥,管住“犯贱”的双手,假以时日,您的耳朵一定会好起来的。
哪怕寒来暑往,您的耳朵一样会安然无恙,到那时,您还想不要您的耳朵么?
最后,小编私下告诉您,文中照片是自拍,白衣天使及可爱的家属,猜猜他们是谁?
如需更多咨询,
可点击阅读原文
快速预约耳鼻咽喉科专家。
陈其国
副主任医师
第四党支部书记,硕士,副主任医师。
临床方向:具有耳鼻喉科丰富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操作经验,能熟练诊治咽喉疾病、鼻科疾病,耳科疾病等耳鼻喉科疾病,对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慢性咽喉炎、鼻咽癌、耳聋、耳鸣等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能熟练掌握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鼻窦开放、喉显微外科、鼾症等常见手术。
学术研究:主持区级立项课题8项,参与市级课题1项,在核心期刊等杂志发表10余篇论文。国家专利实用技术发明2项。
学术任职: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耳鼻喉头颈外科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及言语知识产权孵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
门诊时间:常年定期门诊。